置衣服、文具,一日四餐頓頓有魚、有肉、有牛奶、有水果,用海商的話講,學校比廣州城裡吃的還好。不收學費是不收學費,但洪濤收捐款,誰捐錢了,就把他的名字刻在學校門口的牆上。海商們一輩子也沒指望能在什麼公共建築物上留下自己的名號,捐點錢給學校,裡面還有自己的子侄輩,不冤,捐吧,於是洪濤不光沒掏一分錢補貼給學校,還賺了不少。
當然了,這些錢都是有賬目可查的,一分錢也不會挪作他用,全都要投入到學校的建設中去。目前學校還是木頭房子,洪濤已經和計劃好了,在收集黎人的鐵礦石時,再順便購買一些山裡的石頭,用船拉到西瑁洲上。課餘時間就讓孩子們去鑿石頭、搬石頭,然後在西瑁洲的山腳下,也就是自己那座小院子旁邊蓋兩座兩層樓高的石頭大房子,回字形,以後這裡就是學校的教室和宿舍了。雖然西瑁洲屬於熱帶氣候,但是海島上比較潮溼,小孩子長期住在木頭房子裡,身體可能會受影響。
說起學校的問題,洪濤剛開始其實是打錯了算盤的,他想而然之的以為宋朝的普及教育很差,因為元明清那些朝代確實很差,很多窮人是無法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不僅花不起那個錢,也沒有那麼多機會。所以他在辦這個學校的時候信心滿滿,總以為只要免費教授給別人知識,宋朝的平民百姓就會把兒女拼命往他這裡塞。
第七十四章宋代教育體系(2320月票加更)
結果他的學校裡學生確實也滿額了,但這不是他這個學校的功績,而是他這個人的號召力。說白了吧,就是那些海商都知道他會賺錢、能賺錢、在大海上是個強有力的靠山,於是都把自己家的孩子和親朋好友的孩子給送來了,再加上疍家人和黎人的孩子,才能把生源招滿。如果不是有海商幫襯,不是有疍家人和黎人這兩個在大宋不受待見的化外之民,他這個學校除非能掙錢,否則不會有宋人的孩子來上學的。
為啥呢?羅有德告訴了他答案,因為宋朝的普及教育體系並不差,只要想上,大多數人還是能上學的!
宋朝的教育系統由上至下很完備,由中央政府創辦的叫太學,分文武兩座,相當於後世裡的大學,一個文科大學、一個軍校。太學採用的是三舍制,外舍生、內捨生、上舍生,啥意思呢?差不多就是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每個舍還分了若干個齋,差不多就是班級吧。最好玩的是宋朝的太學裡還有學分制,一年級學生攢夠了學分,就升二年級,二年級學生攢夠了學分就升三年級。這玩意可就厲害了,學分制的精髓是什麼?就是把學習成績量化了成了學分,這要是沒有一整套科學的辦法來支撐,絕對玩不轉。具體的學分制世界上什麼時候開始實行的,我沒去查詢,反正大宋這個學分制,還不是原始形態的,確實領先世界N百年!
除了學分制之外,宋朝的大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開放!沒錯,大宋京城中的太學不像任何一個朝代似的,被弄成一個官府一樣高高在上的存在,它是允許任何人進入聽課的,也就是旁聽生。當然了,教室裡肯定沒有你的位置,想聽可以。站教室外面聽吧。
據說北宋大學士胡璦講課的時候,旁聽生多的時候能有數千人。和胡璦並稱宋初三先生的孫復,最拿手的是講授《春秋》,每每他講課。就會有無數旁聽生進入太學聽課。朱熹編的《河南程氏文集》卷七里就有記載,是這麼說的:初講旬日間,來者莫知其數。堂上不容,然後謝之,立聽戶外者甚眾。
太學之下。就是各個州縣所設立的官學了,原則上是對所有國民開放的,也就是說大宋國民適齡兒童都可以入學。不管是太學還是官學,都是收學費的,收多少呢?每天一兩文錢而已。不信?去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五零,裡面有一段富弼的話:負擔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兒,尚日拿一二錢。令厥子入學,謂之學課。亦欲獎勵厥子讀書識字,有所進益。
按照當時大宋平民收入水平,每日差不多一百文錢左右,花一兩文錢送孩子上學,確實不貴,甚至很便宜,百分之一啊。別非較真說還有更窮的人上不起學,這個問題到了新中國也沒徹底解決,照樣有窮人孩子上不起學。這不是教育體系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教育體系只能保證大多數人可以受到教育,並不是為所有人設立的,世界上有為所有人設立的教育體系嗎?
官學的收費很便宜。太學的也不貴,《宋會要輯稿。官職》中有記載:國初以來,但補為生者,即納束脩二千,屬監司公用。也就是說宋代大學生考進了大學,學費為每人二貫錢。不是一年,是到畢業。而且這個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