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來同列,若袖手旁觀,他日他復起之時,只怕要記恨我等了。”
這官員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哪怕做做表面文章,給他一點表面上的安慰,也好過如此決絕,不管不問,畢竟在朝的超一品國公也就是鎮國公與英國公,他們這一黨有什麼事都站在一條線上,若真不聞不問,外界目光看來,只怕要說他們無情無義,遇事就躲了。
顧啟明雙手攏入袖中,他不願坐轎,在前行走,其他隨行官員也只得跟在一側,幾個官員身後,跟著幾定紅頂藍身的轎子。
“皇上如今在氣頭上,誰去說項都是自找沒趣。英國公府早就是個空殼,如今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我看他那小輩中竟無一能成事者,說白了,幫了也是白幫。”
旁邊另一個官員如是說,說完其他人有所附和。
眾人等著顧啟明表態,顧啟明走了一陣後,方撥出一口氣:“英國公府的事,是他們咎由自取,皇上下令了,就斷沒有收回成命的道理,咱們不必為他白費心機。”
眾官員面面相覷,先前勸說的那個又問:“國公,如今貴妃娘娘被太后罰去冷宮,後宮之中怕仍是皇后娘娘主事,您看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請皇后……”
話未說完,就被顧啟明打斷:
“請她作甚?她就是個喂不熟的鷹,想讓她聽話,怕別啄瞎了自己的眼。”
“可皇上對皇后極其信任,若沒有皇后相助,咱們怕是要漸漸被皇上疏遠了,這麼下去影響不可謂不大。”
這些官員擔心的事情,顧啟明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