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秦軍悍卒劍戟強弩的給力幫助下,無數支六國舊制劍戟刀槍被成堆成堆的運送到咸陽。雖然這過程中秦軍士卒也出現了一些傷亡,但是在始皇嬴政看來長痛不如短痛,今日的短痛正是為了避免日後的長痛,所以就算出現了不小的傷亡但是收繳兵刃和甲冑的力度卻只有加強而沒有一絲鬆懈。
民間的兵刃和甲冑被大批大批的運送到了咸陽,這件事除了讓藏匿在民間的六國‘餘孽’慌了神之外,還讓如今天下的一些靠著打造兵刃、甲冑為生機的大小商販們慌了手腳。
始皇嬴政是何許人也?他可以算的上最討厭商販的秦國君王了!(因為他真正的老爹就是一個說出奇貨可居這個經典語錄的大商販,身為他真正老爹的‘投資專案’對商販這個行業產生厭惡情緒是很正常的。)始皇嬴政可不管你生產的兵刃和甲冑是賣個良民還是亂民,總之他的詔書一下後,所有和兵刃、甲冑搭得上關係的東西都要收繳!
別以為你店裡這些東西作為商品我們大秦就會對這些東西採取包容措施,因為正是你們這些販賣兵刃、甲冑的傢伙讓我們大秦的治安出現危機!所以對不住了,你們店裡的東西,庫房裡的東西,甚至是正在鑄造的未成品,全部都要被收繳!怎麼,不捨得給麼?看到那些手持劍戟強弩的秦軍悍卒腰間血淋淋的人頭了嗎?不肯上繳試圖違抗始皇帝旨意的傢伙,最後就是那個下場!!
在春秋戰國年間大發戰爭財的無數鑄造匠人們,面對大秦帝國不留一絲情面的收繳,他們試過一哭二鬧都不顯靈之後,一些想不開的只能滿嘴咒罵著採取了最後的辦法——忍!(讓他們去自殺?他們可不幹。)
雖然大秦帝國收繳民間兵刃、甲冑的發令對這些以鑄造兵刃、甲冑為生的鑄造匠人和商販們十分不利,可是世上任何問題都沒有絕對,這些人最終還是想出瞭解決的辦法。
最先想出解決之計的人是戰國末年著名的鑄造世家:孔氏。孔氏(佚名)本魏國人,以冶鐵為業。秦滅魏後,孔氏被遷徙至宛。孔氏在宛繼續經營冶鐵業,兼及經商。因善於用所得錢財結交諸侯和“遊閒公子”等人,因而在冶煉、商業上獲得許多便利,“贏得過當”,“家致富數千金”,成為宛地大商人。其致富方式因此被當地商賈所效法。
在大秦帝國開始全國範圍收繳兵刃、甲冑的時候,一向精明的孔氏族長立刻搶在宛地的官員收繳他店裡的兵刃和甲冑之前,利用一條咸陽官員的人脈主動向當地官員申請成為秦**法兵刃、甲冑的專屬鑄造匠人,在花費了不少錢財後最終透過了申請,成為了專門為大秦服務的鑄造匠人。雖然在錢財上自然不可能與之前販賣給各路‘豪傑’時賺取的多,但是至少孔氏一族透過抱大腿的辦法保住了他們庫房裡的兵刃、甲冑,並獲取了一條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活路。
而在孔氏一族成為大秦帝國專屬匠人並得以儲存店裡兵刃、甲冑這個訊息傳開之後,各地的鑄造匠人便多出一條投靠大秦帝國成為大秦帝國專屬匠人的活路。(這也是始皇嬴政為了避免日後不至於各地的駐防士卒兵刃、甲冑壞了之後沒有可以維修、養護的匠人,不情願的情況下給這些鑄造匠人們留下的活路。。。。。。。)
當始皇嬴政看到一座座由兵刃、甲冑堆積而成的小山時,始皇嬴政突發奇想,下令將兵刃和甲冑全部回爐重新化為金(金屬)水,用這些金水鑄造出十二尊巨型金人每尊重二十四萬斤(一說三十四萬斤),他要用這些彙集了天下無數兵刃、甲冑的巨型金人來鎮壓大秦帝國的國運!而鑄造後這些巨型金人生下的一些金水,始皇嬴政則讓匠人們為他鑄造了許多鍾鐻,擺放在秦皇宮中用於觀賞取樂。
說到始皇嬴政鑄造十二尊金人這件事,匠人們在準備鑄造的時候請奏始皇嬴政,問他要將這十二尊金人以什麼樣貌來鑄造。始皇嬴政考慮過將這十二尊金人全部鑄造成他自己英明神武的摸樣以供後代子孫和大臣們觀賞膜拜。
但是恰逢此時邊關傳來訊息,駐守邊關臨洮之地負責震懾匈奴的大將阮翁仲病逝。始皇嬴政見過阮翁仲這個大秦軍中第一力士,(這個巨人的武藝不下於呂布,至少是在力氣方面甚至還略有勝之)聞得阮翁仲病逝,始皇嬴政便回想起阮翁仲那巨靈神一般的威武模樣,立刻下令讓那些準備鑄造金人的匠人們按照阮翁仲遺留的屍首來作為金人的樣板。
而相傳這十二尊金人出世之時,原本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始皇嬴政獨自一人喃喃道:“若大秦得十二名阮翁仲著般人物,就算是這天上的大帝又如何做不得?”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