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楊紅不想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臥室裡,因為那樣的話,海燕會認為她在擔心著急,那海燕也會著急的。她知道海燕這幾天很忙,有考試,有報告,還有教學的事,她不想海燕為她而影響學習。她覺得彼得說得對,快樂分享,痛苦獨嘗。因為快樂可以複製、影印,一份又一份,跟多少人分享,就能複製、影印多少份,而原件不會有多大損失。但痛苦只能傳染,傳染給了別人,自己的痛苦並不能減輕,說不定反傳回來,加重病情。
楊紅走到廚房去,為週末教堂搞的活動烤蛋糕,做紅燒排骨。海燕看見她出來,走過來跟她說話。
“你去做床上功夫吧,”楊紅笑著說,“你陪著我,我還以為自己得了什麼大不了的病呢。不就是幾個瘤嗎?網上說了,可以像挖土豆一樣一個一個挖掉。”
海燕看看她,說:“好,這才像個女人,如果是他們男人,早嚇趴下了。”
“為什麼?”
“男人得了子宮肌瘤還不趴下?”說得兩人都笑起來。
楊紅自己也感到很奇怪,因為自己並不僅是外表裝作平靜,心情也很平靜,就像在看一部小說一樣,裡面有個叫楊紅的,被查出生了子宮肌瘤,而且可能還有卵巢癌什麼的。她記得彼得以前在口語班講到虛擬語氣的時候,用了一個例句。她當時不是很懂,但最近一段時間好像慢慢開始理解了。那句話翻譯成漢語就是:“像看生活一樣看小說,像看小說一樣看生活。”
看小說要像看生活一樣,因為只有那樣,你才能夠投入地去體會人物的命運,為他們的命運真心地喜怒哀樂。每看一本小說,你就能體驗一次生活,雖然是別人的生活,但因為你的投入,也變成了你的體驗。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只能體驗一次生命,但因為小說,人就可以體驗多重生命,並且從這些體驗中獲得經驗,吸取教訓,從而豐富自己的生命。如果你僅僅把小說當作一個作者編出來的故事,把小說中的人物當作作者塑造出來的人物,那你是不可能有深刻的體驗的,因為你從一開始就不認為那是真實的人生,你把你的重點放在作者怎麼寫怎麼刻畫上去了。那樣看小說,你最多學一些寫作技巧,而那往往不是作者寫小說的目的。
海燕說她之所以能主持《海燕信箱》,為別人排憂解難,就是因為她看了很多小說。她說她一直到二十七八了,都還沒有男朋友,還在那裡“愛情可遇不可求”著,那些年,她把所有的閒暇時光都用在看小說上了。古今中外,只要找得到的,都看。她看小說尤其愛摘抄裡面有關生活哲理的句子,她媽媽笑她是“抄書匠”。那些話她抄了,就不知不覺地記在心裡了,也許不是記,而是理解了,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海燕說她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但這些小說中的生活豐富了她的生命,使她能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那些人生的道理幫助她理解生活,領悟人生,樂觀地面對挫折和打擊。
看生活要像看小說一樣,也就是說時不時的,你要讓自己與生活拉開一段距離,彷彿是旁觀者,在觀察別人的生活。當你能做到這一步的時候,你就能比較平靜、比較客觀而且全方位地審查自己和別人,不僅看到每個人的缺點,也看到每個人的優點。不光看到一件事的正面,也看到它的反面。特別是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煩和痛苦的時候,與生活拉開一段距離,就是與痛苦拉開了一段距離。由於你的旁觀,你能看見可恨的人與可愛的人一樣,都活得不容易。可恨的人之所以成為可恨的人,也是生活造成的。隔著一段距離看可恨的人,你能更容易地理解他、原諒他。而隔著一段距離看可愛的人,你會覺得他更可愛。
人生就像一本書,人們就是書中的人物。生活分配給每個人不同的角色,但一個人物的故事遲早是要結束的,而其他的人物則會陸陸續續寫出來。楊紅想,這次,寫生活大書的作者看中了我,特意為我這個平凡人寫了個不平凡的情節,讓我體驗一下得癌的滋味。作者可以把我寫成一個膽小怕死、哭哭啼啼、只想著自己的病痛,最後被病痛壓倒而且拖累大家的女人,也可以把我寫成一個勇敢堅強、不怕病痛,樂觀生活、給自己周圍的人帶來快樂歡笑的女人。如果不管寫成什麼樣終歸是要把我寫死的,那我寧願作者把我寫成後者,給大家帶來歡樂。
楊紅想到自己可能得了癌症,只有一個擔心,就是兒子。她覺得周寧一個人是不能把兒子帶好的,這段時間,他就經常打電話抱怨說兒子不怕他,總是沒輕沒重地亂打他。楊紅覺得周寧在教育兒子的時候,沒有一定之規,全看自己心情好不好。
心情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