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巨斧,拼的是力氣,拼的是血肉。
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生命被無情地收割,漫漫黃沙,竟然被鮮血染上一層褪不去的紅。
岑濤是個老將,有足夠的經驗來打好一場戰爭,雖然這是一場準備不足的戰役。
南詔號稱精兵三十萬,岑濤手下的帝軍五萬,晏清手下的東南軍十萬,董武手下的中軍十萬,加上常駐安平郡的西北軍五萬。
其實這些數字只是賬面上的,是所有分佈在各個地方的可調動兵力。
實際上,皇甫烵下的詔令太急,能及時趕到戰場的絕不超過二十萬,加上西北軍和安平郡的三萬兵馬,也到不了三十萬。
何況安平郡那三萬兵馬一直捏在樂蕪手裡,樂蕪為“將功補過”主動向岑濤提出願為太上皇效犬馬之勞,但誰又敢放心大膽的用呢?
面對西塢實打實的三十萬大軍,南詔勉強佔有地利,尚能拼上一拼。
最大的問題不是兵力,而是糧食。
上半年的糧食一般會在六月中旬徵收完畢,歸入國庫,七月份由戶部統一調派。如果這場戰爭早一個月開始,南詔的軍隊將會有充足的糧食。可惜現在已經八月份,暫且不計運糧消耗的時間,國庫的餘糧根本無法支撐將近三十萬的軍隊長期作戰。
如今很大程度取決於就地徵用,問題是官府的糧倉有多少存貨?平頭百姓更不用說,勉強溫飽而已,哪裡還榨得出富餘的糧食。
現在能把西塢軍隊壓制於西北線外,戰場在林邑沙漠接近夾穀道的地帶來回拉鋸著。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
十天?
半個月?
誰也不知道。
涵陽不需要十天,更不需要半個月,只用再等兩天。
八月二十二,天狼星北移,鬼門大開,是啟陣的最好時機。
西塢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