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疏忽。除了公事,其他時間都在安排結婚的事,每天最多睡上四五個小時。
她表現很出色,大家有目共睹,讓人欣慰。雖然會談進展緩慢,但是已經有了心裡準備並不意外,只希望能圓滿結束,至少為以後的合作留下個可能。
以方的態度很曖昧,其實就是委婉的拒絕。Nahum老謀深算,以顧問的身份參與,整個會議過程中從不主動發言,就是會後的研討,也要其他兩大軍用製造商表態他才會有動靜。
小的合作意向迂迴談了一些,在進口武器、軍用物資、技術引進這些方面卻無法達成共識。早在會談開幕當天美國眾議院議長訪以,已經能預料到這樣的結果。
錢並不是問題,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操縱著兩國合作的程序。明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又不甘心放棄。
終於到了最後一天,晚上即是簽約儀式和慶功酒會。下午進入會場時,按照以往幾天的安排在座位上坐好。以方代表魚貫而入,忙著看下午要討論的檔案,沒有抬頭。
司儀上飲料的時候,側頭才發現Nahum沒有來。
他的位子上,坐著另一個人。
怎麼也想不到會是他!
會議一直在進行,從側面觀察,和舊城時見到的不一樣。那時他是不會說話咿咿呀呀的水果少年。而現在卻坐在Nahum的位子上,認真聽著每個人的發言。
利落的短髮,換上得體的黑色西裝,胸前不是外交場合佩戴的領帶,而是一條設計仟巧的帶鑽飾帶。他是Nahum從未露面的小兒子?
不應該,那孩子應該只有十歲,面前的少年已經有了成人的輪廓。
一直沒有離席的機會,幾次示意翻譯沒有答案,不太踏實,手裡的檔案看不進去,反正要休會了,索性一眨不眨的盯著斜對面的人,想找出什麼破綻。
似乎淡定自若,並沒有第一次出席大場合的侷促緊張。不時拿起桌邊的杯子喝一兩口水,隨意翻閱著手邊的資料。越來越懷疑他的身份,為什麼會在此時出現在Nahum的位子上?
迎視投來的目光,很友善,又似乎夾雜著戲謔的笑意,很快轉開了。大使正在盡最後的努力爭取早日打破軍用合作的僵局,他聽到,蓋上了手中的檔案,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什麼。
以方首腦接過大使的話,做最後陳辭。讓的視線,卻一直跟著少年。他寫好紙條遞給了身後的司儀人員,又埋頭不語。嘴角,收斂了情緒一本正經起來。
他是誰!要幹什麼!
會議結束,雙方會談人員起立,大使與外長握手的瞬間,本該禮貌性告別,卻見微微低頭,交流了什麼。動作太快太隱秘誰也沒聽見。面上一切如常,賓主各自帶隊離席!
會後轉到休息廳,晚上的酒會和簽約會場已經佈置完畢,特別供休息的區域放著酒水飲料和速食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