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出嫁,我的父親可以擺個小攤,我們一家都可以活下來……先生,我……”

“不用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舒暢打斷了蘭卡的感激:“我們動身吧。”

神象島是孟買著名旅遊點,夜裡依然人來人往,遊客不斷。舒暢的遊艇早早放慢了速度,像普通遊人一樣,毫不起眼地靠上了岸,而後,舒暢一付印度人打扮,手裡牽著蹦蹦跳跳的蘭卡,悠悠閒閒地走下游艇,沿港口的小路向山坡上走去。

蘭卡剛獲得一筆安家費,這筆安家費可以讓他的父母衣食無憂地生活一生,舒暢的慷慨讓他看到了今後生活的光明,所以他很興奮,打算竭心盡力地扮演好一個乖小孩形象。

東張西望的他邊走邊用當地土語與舒暢交談,舒暢聽不懂這土語,但不妨礙他嗯嗯哼哼,表示自己明白。周圍聽到這土語的遊客,也沒懷疑這對幸福的“印度父子”的身份。

也許是初次上陣,舒暢很緊張,頻頻伸手撫摸腋下藏的手槍,以緩解緊張情緒。幸好蘭卡表演出色,讓他們不引人注意地摸到了石窟門口。

第20章 體藏之技

神象島之名,據說是由石窟前樹立的巨象石雕而來。可惜的是,現在這座巨象石雕現移往孟買市區、維多利亞花園的博物館裡。

神象島石窟開鑿於公元6世紀,當時正是佛教衰落、印度教興起的年代,歷經歲月滄桑,目前僅有五座石窟倖存。

從那些完好的石窟看,它們建造雄偉,猶如一座地下神廟。其雕刻題材多表現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溼婆的傳說故事和古印度人民的生活情景。雕塑中的溼婆神、守護神、仙女、飛天及雕飾等造型生動,表現了高超的技巧,為印度教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

舒暢早就知道,印度教與佛教是兩回事,目前,即使在印度,佛教也是少數教派,而國人通常認為的那些印度佛教徒,其實是印度教徒。而國際上公認的是:印度是印度教大國,不是佛教大國。泰國與尼泊爾才是佛教大國。

神象島石窟是印度教石窟,它洞內雕刻的是印度教神靈,它的興建正標誌著佛教的衰落。不過,由於中國對世界瞭解太少,國人不瞭解其中的分別。在通往石窟的路上,許多中國遊客在旅行社的帶領下,正以朝覲佛教聖地的儀式湧往石窟。

這些旅行社僱用的導遊多是中國留學生或是中國僑民,在世界各地,痛宰中國遊客最狠的正是這些“同胞導遊”,他們介紹時故意含糊了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只顧操著漢語,竭力向遊客兜售宗教紀念品。當這些人路過舒暢身邊時,舒暢冷冷地笑著,面色不善。

三叉路口聚滿了猴子,夜色下,它們也不安靜,見到舒暢“父子”走來,它們在舒暢身邊跳來跳去,個個死皮賴臉,你進它退,你退它攻,糾纏個沒完。遠處,那些遊客的身影消失在其中一條小路上,舒暢沒得到進一步指示,就在這岔路口停下來,逗弄著猴子。

機裡傳來沙沙的響聲,藉助猴子的喧鬧,舒暢轉過身去,食指緊貼耳邊做了個手勢,口中輕輕地說:“皮猴。”

“皮猴”,耳機裡傳來一聲響應,對方接著說:“我看到你了,向前走,他們現在第三石窟。”

舒暢驚疑未定:“我們認識?”

“認識,我在地宮見過你。”

“剛才過去了一批遊客……”舒暢猶疑不決地說。

“第三石窟不對外開放——因為第三石窟早已毀壞,請放心,那些遊客不會去哪裡”耳機裡回答。

舒暢衝蘭卡做了個手勢,蘭卡也從懷中掏出一幅耳機塞在耳中。

“你待這兒,有人接近,你知道怎麼做!”舒暢緩步向石窟走去。蘭卡則轉過身去借與猴子們玩鬧,堵著了這條小路。

神象島原先遍佈石窟,但後來,這些石窟在莫臥兒王朝時期,遭到了有組織的破壞,葡萄牙、英國殖民者先後把神象島當作駐軍點,那些士兵以射擊佛像取樂,結果島上大多數石像千穿百孔,目前,惟有最偏遠最深入地下的五座石窟倖存。

狼人所說的第三石窟不在倖存的石窟之內,由於窟內石像殘缺不全,這裡連大白天都沒有遊人光顧。如果不是熟人帶領,甚至無法尋到通向第三石窟的那條荒草密佈的小徑。

此時此刻,石窟附近的猴子都被蘭卡手上的食物吸引而去,加上小路荒草沒膝,這裡連個鳥獸都見不到,一片死寂。天地間唯剩下風吹青草的沙沙聲。

夜色越來越來濃,舒暢身邊像籠罩了一團黑霧一樣,整個身體融入黑夜之中。他移動得無聲無息,像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