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你們是地心之谷的挑戰者吧?”一個人開口問道,看樣子應該算是這些人中帶頭的,可以說得上話的人。

“正是。”擎宇知道對方應該就是守護者了,恭謹有禮的擺出敬仰的樣子對守護者們說道:“在下蒼擎宇,這位是我的妻子香雪舞,這位是舍弟玄影,我們是來挑戰地心六十三層的守護者的,你們都是守護者嗎?”在抱拳彎腰過後,擎宇反問道,雖然心裡一緊有底了,但還是循例問問。

“我們正是。”先前開口說話的人再一次的開口說到。“我們是地心之谷,六十三層的守護者,我們是廣東十虎,我是廣東十虎中的無影腳黃麒英。”黃麒英抱拳客套的說道。

聽了黃麒英的話後,玄影很是驚訝,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到傳說中的廣東十虎。

“我乃廣東十虎的俠家拳王隱林。”在黃麒英自報完家門以後,接著站在黃麒英身邊的另一個男子開口說道。

“我乃廣東十虎的醉拳蘇乞兒。”

“我乃廣東十虎的鐵橋三梁坤。”

“我乃廣東十虎的九龍拳黃橙可。”

“我乃廣東十虎的鐵砂掌蘇黑虎。”

“我乃廣東十虎的軟綿掌周泰。”

“我乃廣東十虎的七星拳黎仁超。”

“我乃廣東十虎的鶴陽拳潭濟筠。”

“我乃廣東十虎的鷹爪王陳鐵志。”在王隱林說完以後,其他的幾個人也各自報上家門,客套的抱拳還禮的說道。

“原來各位都是一代宗師,真是失敬,失敬。”聽了廣東十虎的自我介紹以後,玄影他們都抱拳回敬道,玄影喜歡大英雄,大英豪,自然也跟擎宇和雪舞他們說過一些自己看過的事情,更何況地心之谷是沒有限制的,所有的文獻,記錄,書籍,都有介紹歷史,歷代,甚至是一些每個時間裡一些看似渺小,卻很偉大的事情,可以說是擁有最多的文獻資料,而愛讀書的擎宇和雪舞,自然也都拜讀過這些歷史文獻。

廣東十虎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產物,由於清代末年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不堪,清政府根本無力保護良民,廣東省地處南方治安更為惡劣,民間為了保護自己紛紛習武,各村鎮行會爭相聘請武術高強的武師任教,一來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二來亦可使子弟強身健體,故一時之間練武之風異常熾熱,特別是廣州有許多武館相繼設立而且公開招攬學生。正所謂同行如敵國,各武師為了爭奪市場利益,彼此間踢館和接受別人公開挑戰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一場比武決戰後,勝者有更多學生慕名而至,敗者漏夜回鄉關門大吉,可想而知在殘酷的競爭下,沒有真材實料是不可能在廣州吃武師這行飯的,更無用說要在廣東打出名堂了,然而,這種環境卻促進了近代南派拳術的發展,許多現在還流傳的南拳均始創於這個時代背景。

當然按中國人的道德標準武功高強的武師亦不一定受人尊敬,那些擁有高強武功而言行不善的只會被人唾罵為以武凌人的惡霸,唯有行俠仗義,武功高強的受老百姓所尊敬。被封為“廣東十虎”的武師,便是這類身懷絕技的民間英雄。

清末年間,廣東省有十位武功極高,、受人尊敬的武林怪傑稱為“廣東十虎”。分別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梁坤。

俠家拳王隱林,廣東南拳之大俠李鬍子從四川雲遊到廣東在肇慶鼎湖山慶雲寺掛單,把俠家拳傳給僧人王隱林(又名王飛龍),王隱林到廣州後還俗,在黃沙兼善街開設武館授徒,把十二支橋,小羅漢,虎鶴相鬥,大羅漢,俠家刀、槍棍等拳械套路傳給王漢榮、王倫(王敬初)、蔡懿恭、王林開、潘鑑等徒弟,廣州洪家拳鄧龍對俠家拳表示欣賞,便讓兒子鄧錦濤拜王倫為師,鄧錦濤傳給他的兒子鄧鎮江。

王隱林在廣州傳授了七個高徒,其中王倫一脈傳給鄧錦濤,王林開一脈傳給吳肇鍾,吳肇鍾發揮了俠拳的鶴形特點,分支白鶴派,蔡懿恭一脈向海外發展,稱龍長老是喇嘛,故又分支為喇嘛派。

絕技:俠家拳,俠家拳械,拳套有四套:十二支橋,小羅漢,大羅漢、虎鶴相鬥,器械有單刀,左把槍,九點十二槍響棍等。

九龍拳黃澄可,生性善良,宅心仁厚,天資聰敏,樂於助人。本為鄉村赤腳小子,萬事不強求,後離開家園往省城,面對人生種種考驗與經歷之餘,先後得一代宗師陸阿採、黃麒英、鐵撟三等人指點武學,經歷大大小小生死切磋搏鬥,融會貫通各家之大成,終自創出一套剛柔並重,變化無窮的“九龍拳”。國難當前,不惜聯同眾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