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不少好東西的。”柳依依說道。
“呵呵,依依,這可不是你說想去就可以去的,你還得讓李大哥同意你去不可,不然你是沒有機會去的。”曲嫣然說道。
“你放心好了,李大哥能讓你去,那一定也會讓我去的。”柳依依一臉自信的說道。當然兩人在說話的時候,在周圍佈下了結界,別人是聽不到他們說話的,不然他們哪裡敢這麼大聲地談論事情啊。
叮鈴鈴……
“額,雪兒,上課鈴聲響了,這節正好是我的課,我就先走了。”李雲說道。
“李老師你先走吧,我也得把剩下的作業給批改好了,等會還要講解呢。”吳怡雪說道。
接著李雲就拿起教科書往二(八)班趕去。
“上課。”李雲說道。
“刷”,“刷”,“刷”二八班四十五位學生除了沒有來得雲真外,都快速的站了起來。他們可不敢在李雲的課上拖拖拉拉的,萬一被拖出去做成人棍那可就慘了。現在育英貴族學校許多同學在恐嚇別人時常常會說小心我把你送到魔鬼班主任那裡讓他把你給做成人棍。
“同學們好。”李雲喊道。
“老師好。”四十四位學生齊聲喊道。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唐代大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一文,大家把書翻到第四十五頁。”李雲說道。
“在學習《滕王閣序》一文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介紹該文的作者,哪位同學知道王勃的簡介,請舉手。”李雲說道。可是讓李雲失望的是等了半天也沒有一人舉手來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雖然說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對這個語文平均成績不足五十分的二(八)班學生來說,還是很深奧的。這語文可是一百五十分制啊,如果是一百分制的話,那平均分五十分那已經是很不錯了。
“同學們,你們這麼謙虛,那隻好是由我來說了,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詩人。有《王子安集》。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王勃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長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縣令、六合縣令、齊州長史等職。可知王勃生長於書香之家。王勃也是王績的侄孫。
王勃才華早露,14歲,應舉及第,後來他的才華更是鋒芒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為初唐四傑。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唐高宗上元三年(676)九月,王勃赴交趾探望父親,途經洪州,參加了督閻某召集名流們在滕王閣上舉行盛會,即席而作此文。在此後的途中,王勃渡海溺水,受驚而逝。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
“好了,現在,這王勃你們也有所瞭解了。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學習王勃的著作《滕王閣序》了,你們先把這《滕王閣序》讀一遍。”李雲說道。
滕王閣序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好,不錯,雖然有一些地方讀得不是很流利,但是第一次讀能夠讀的這樣已經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不錯了,值得表揚。”李雲說道,“現在我把這《滕王閣序》翻譯一遍,大家不知道的地方注意記下來。”
“漢代的豫章舊郡,現在稱洪都府。它處在翼、軫二星的分管區域,與廬山和衡山接壤。連代著三江,周圍環繞著五湖,控制楚地,連線甌越。這裡物有光華,天有珍寶,寶劍的光氣直射牛、鬥二星之間;人有俊傑,地有靈秀,徐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