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給我買唱機,讓我生活得像個王子!”她嘆了口氣。“這種幸福,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
他看看她。“你沒有兄弟姐妹?”“沒有。”“你會喜歡我大哥!”他熱烈的說:“他比我大十歲,是世界上最好的哥哥!等將來,我介紹你認識他,你一定會喜歡他!他又有學問,又有深度,又有思想,又能幹,又熱情!”
“哼!”她聳聳肩。“真有這種人,可以送進博物館做人類標本!”“你——”他掀起眉毛:“可不許拿我哥當笑話……”
她俯身抱起小雪球,把面頰偎在那小狗毛茸茸的背脊上,嘴裡又開始嘰哩咕嚕:“雪球雪球咱們走啦,這個蝸牛生氣啦!”
他笑了。一下子攔在她面前。
“不許走!”他笑著說:“我不肯去臺北和大哥吃飯,就為了和你在一起!你得和我一起吃晚飯!我請你去吃蚵仔煎!”雁兒在林梢7/35
“如果我不肯呢?”她揚著睫毛問。
“你肯嗎?”他問。她看了他幾秒鐘。“我肯。”她坦白的說。
4
黃昏的時候起了風,到晚上,就蕭蕭瑟瑟的飄起雨來了。雨由小而大,風由緩而急。沒多久,窗玻璃就被敲得叮叮咚咚的亂響,無數細碎的雨珠,從玻璃上滑落下去。街車不住在窗外飛馳,也不停的在窗上投下了光影,那些光影照耀在雨珠上,把雨珠染成了一串串彩色的水晶球。
江淮坐在他那空曠的公寓裡,坐在窗前那張大沙發裡,他身邊,有盞淺藍色的落地臺燈,燈光幽柔的籠罩著他。他的膝上,攤著那冊“黑天使”的原稿,他已經起碼從頭到尾看了三次,但,這裡面的文字仍然感動他。他手裡握著一杯早已冷透了的茶,眼光虛渺的投射在窗上的雨珠上面。室內好安靜好安靜,靜得讓人心慌,靜得讓人窒息。他低頭看著膝上的稿箋,觸目所及,又是那首小詩:
“當晚風在窗欞上輕敲,
當夜霧把大地籠罩,那男人忽然被寂寞驚醒,
黑天使在窗外對他微笑。”
這,好像是他的寫照!他從沒想過,自己的許多黃昏,許多黑夜,就這樣度過去了。黑天使,他曾以為她這篇小說中,會用“黑天使”來代表復仇、瘟疫,或戰爭。誰知內容大謬不然,“黑天使”象徵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命運。這篇小說是大膽的,是很歐洲化的,很傳奇又很不寫實的。故事背景是英國的一個小漁村,男主角是個神父。情節很簡單,卻很令人顫慄。神父是村民的偶像,他慈祥、年輕、勇敢、負責、仁善、漂亮、深刻……集一切優點於一身。但是,他是個人而不是神,他照樣有人的慾望,人的感情,人的弱點,他掙扎在人與神的兩種境界裡。村裡有個酒吧,是罪惡的淵藪,漁民在這兒酗酒、嫖妓、賭錢,這兒有個待救的靈魂——一個黑女人。故事圍繞著黑女人和神父打轉,神父要救黑女人,像唐吉訶德崇拜那貴族的女奴。最後,黑女人被他所感動,她改邪歸正了,但是,在一個晚上,神父卻做了人所做的事情。更不幸的,是黑女人懷了孕,他那麼憤怒於他自己,也遷怒於黑女人,於是,黑女人悄然的投了海,沒有人知道她死亡的原因。神父在許多不眠不休的夜裡,悟出了一個真理,他只是個“人”而不是“神”,他離開了漁村,若干年後,他在另一個城市中定居下來,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他娶了妻子,過“人”的生活,但是,他的妻子給他生下了一個天使一般的嬰兒——那孩子竟是全黑的!
江淮並不喜歡這個故事,它太傳奇,太外國味,又有太多的宗教思想和種族觀念。這不像箇中國人寫的故事。可是,丹楓是在英國長大的,你無法要求她寫一個純中國化的故事!使他震撼的,是她那洗練而鋒利的文筆,她刻畫人性深刻入骨。她寫寂寞,寫慾望,寫人類的本能,寫男女之間的微妙……老天,她實在是個天才!
窗外的雨加大了,他傾聽著那雨聲,看著那雨珠的閃爍,他坐不住了。把文稿放在桌上,他站起身來,揹負著雙手,他在室內兜著圈子,兜了一圈,又兜一圈……終於,他站在小几前面,瞪視著桌上的電話機。
沉吟了幾秒鐘,他拿起聽筒,開始撥號——一個他最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號碼。
對方的鈴響了,他傾聽著,一響,兩響,三響,四響,五響……沒有人接電話,沒有人在家!他固執的不肯結束通話,固執的聽著那單調的鈴聲,終於,他長嘆了一聲,把聽筒放回了原處。他就這樣瞪著那電話機站著,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半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