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的龍域裡互相通婚了兩千年,這對後代的發展極為不利,而阿拉斯坦因為每年的魔獸進攻,造成了國內女多男少的局面,再加上大家都是華族後代,沒有什麼心裡障礙和歧視。楊平自然是大家贊成,在他頒佈的《人權宣言》裡明確地確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則,而且所有民族之間不得有任何歧視行為。這部《人權宣言》就相當於大秦的第一憲法,為確立其他的法律章程定下了一個基準。而且,華族未來要發展,就要需要大量的人口,整個華族加上阿拉斯坦也不過1200萬左右的人,憑著這樣的人口基數,在大陸上立足都困難,所以這部《人權宣言》對大量引進外來人口極為有利。畢竟,現在除了大秦之外,整個大陸都把人化分為三六九等,奴隸也是合法化,那些常年被奴隸和壓迫的人自然不願意再這樣下去,大秦的人人平等就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之光。到現為,已經有幾萬達利、比克和歐比昂百姓偷偷地逃了過來,希望在這裡過上人人平等的日子。
德爾摩斯一戰之後,楊平就參與到大秦立法的工作當中來。在他看來,法律這東西雖然是一種工具,但是一種能平衡大多數人利益的標準工具。沒有了法律,一切都沒有了標準,所以,法律就是社會存在的根本性東西。而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可以更好地維繫國家的運轉和發展。以《人權宣言》為藍本的《大秦憲法》開始出臺,並歸定大秦是一個由華族為主體,其他少數民族一起組建的封建帝制國家。國家的最高元首為皇帝,皇帝可世襲,也可由其他任何合法公民出任,是整個大秦統一的像徵,擁有一系列權力,但皇帝的權力永遠不能超過《人權宣言》和《大秦憲法》的規定範圍,皇帝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章程下行使自己的權力。大秦帝國人人平等,承認貴族的存在,貴族只是對有帝國有傑出貢獻的獎勵,不世襲不封地。整個國家的領土的資源屬於國家,私人可以買賣,但有限度……反正楊平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一套他認為合理而且有用的東西全部搬來了,然後進行有機的組合,達到一個他認為較為完美的程度之後才罷休。
辦完這些事情之後,就是整個帝國的部門架構。行政部顯然是處理國家政務的機構,由帝國宰相向督政委員會負責,宰相可以提名政務部下轄各部主管名單,由督政委員會稽核,皇帝任命。軍務部直接向督政委員會負責,皇帝不得插手軍務部的任何事情,帝國的國防、軍隊建設、對外戰爭全部由軍務部負責,軍務部的長官由軍務部長提名,經督政委員會審查後再由皇帝任命。另帝國檢察院和帝國最高法院直接負責自己職權範圍內的事務,督政委員會和皇帝不律不得以任務理由干涉,這兩個地位超然的機構,在接受督政院監督的同時,必須對整個帝國行使他們的職權,包括皇帝在內。如果檢察院發現皇帝有違反行為,可以提出調查,蒐集到證據之後,就可把皇帝交由帝國最高法院定罪。為了制定一個強有力而且合理的檢察以及審判機構,楊平可是花了大力氣,甚至還規定檢察院以及法院的人事任免都與其他任何部門不相干,特別是政務部與軍務部,絕對不能插手檢察與法院的工作,包括皇帝都不能任意指派相關人員到這兩院任職,為的就是保持住這兩院的純潔性。當然,想是這樣想,可真正執行起來的時候,任何看似完美的制度都會變樣的。
忙完這些,楊平又效仿南非,在整個東大陸的地上標出幾個即將建設的城市。陸基堡做為軍部的駐地,九龍城為將來帝國首都,同時也是政務部和督政委員會的駐地,鐵血堡為帝國檢察院駐地,森羅城為帝國最高法院駐地,四權分立設定得再明細不過了。四座大城之間離得並不是太遠,畢竟整個遺棄之地實在太大了,2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到現在為止,他們實際能控制的也不過5%左右,加上人口太少,再不可能把這麼大一塊土地完全統治下來。只要守住布蘭登堡,防止西陸人沾指,這些土地遲早都是他們自己的。
等處理完這一系列工作之後,已經是11月7號左右了。陸基堡已經在幾天前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儘管已經是冬天,在沒有了魔獸的威脅之後,整個大秦的建設速度反而越來越快。有了楊平雄厚的資金支援,已經有四座中型城市建了起來,都可以居住十多萬人左右。前不久開墾出的大片荒地種下的小麥也發出了芽,雖然看上去很瘦弱,但至少明年會有點收成。政務部已經下了法令,五年之內不徵收任何農業稅種,這樣一來,從阿拉斯坦遷出來開荒的人也就更多。而且,從杜拉爾山脈以西逃出來的各國底層奴隸以及流民是越來越多,大長老一律接收安置,並分發土地,頒發居住證。楊平也說了,大陸任何國家的法律在這裡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