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部分

春寒料峭,早春一月並不適宜大軍行動,可是曼恩行省和拜林斯王國本土兩個方向的拜林斯軍隊卻都大舉行動起來,雖然只是初步的偵查行動,大規模的戰鬥還沒有爆發,可是所有科尼亞人都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拜林斯軍隊的異動第一時間被送到了雪特將軍的辦公桌上,隨即雪特將軍發出了最高階別的戰鬥動員令,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科尼亞復國軍的神經被深深地繃了起來。

但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最先爆發戰爭的並不是集結了大量拜林斯軍隊的地方,而是科尼亞復國軍唯一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的阿拉貢城下,並且戰爭的結果也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主動出擊的一萬科尼亞軍隊獲得了的壓倒性勝利!

公平的來說,走出阿拉貢城的三支拜林斯軍團,其中兩支各五千名士兵的步兵軍團和兩千名騎兵的影牙軍團,並沒有採取突然襲擊,而是從容地出城,慢條斯理地排兵佈陣,隨後一步一個腳印地取得勝利。

沒有任何花俏,從接戰開始,拜林斯步兵就壓著科尼亞人,逼迫科尼亞人不斷後退,而科尼亞士兵在不斷後退的過程中,卻被人數不如自己的敵軍擊潰了,並最終走向滅亡!

存在即是合理,事後許多人對這場發生在阿拉貢城下,並決定了科尼亞戰爭結果的戰鬥做了很多分析,而當無數分析結果出來後,幾乎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樣的結果並非偶然,事實上,從三支拜林斯軍團走出阿拉貢城的那一刻起,科尼亞復國軍滅亡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決定這場戰爭結果的幕後因素有很多,除了數量,糧食、裝備、士兵的精銳程度,軍官的個人素質,在所有方面拜林斯軍隊都超過對手,並且拜林斯軍隊也利用了所有對自己有利的因素。

比如說,數量是敵人三倍的科尼亞復國軍僅僅用了一個小時,就完成了迎戰準備,但是科尼亞復國軍沒有想到的是,應該比他們更加精銳的拜林斯人卻用了三倍的時間在城下佈置作戰,被浪費的時間對於吃飽穿暖的拜林斯士兵毫無影響,可是對於糧食供應長期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科尼亞復國軍士兵來說,每一分鐘的浪費都意味著寶貴體力的白白喪失。

戰爭開始後狹窄的地形也被完全利用了起來,僅僅佈置了兩行橫隊的拜林斯士兵讓科尼亞復國軍任何希望發揮人數優勢,包圍自己的打算成了泡影,而當拜林斯士兵終於無法遮蔽戰場時,科尼亞人卻驚訝地看到了影牙騎兵軍團殺氣騰騰的身影!

第二卷王都風雲 第三百三十二章復興的終結二

這就完了?這就結束了?騎在戰馬上的雪特將軍望著崩潰的部下,痛苦而絕望。

一個小時的準備,三個小時的等待,當科尼亞復國軍計程車兵們飢腸轆轆,並且面向刺眼的陽光時,拜林斯軍隊的攻擊才遲遲發起,然後便是讓雪特將軍備受煎熬的兩個小時。

看著自己計程車兵們被養精蓄銳的敵軍打得步步後退,狼狽不堪,無疑是對任何將年最殘忍的羞辱,而科尼亞復國軍拼盡全力,付出一切努力,最後的結果卻是被成百上千名武裝到牙齒的騎兵踏成齏粉,就更加讓雪特將軍覺得有如五雷轟頂了。

可是不管雪特將軍的感受如何,事實就是事實,精力體力訓練裝備都不如敵人的科尼亞士兵不是拜林斯步兵的對手,更加不是比步兵強悍許多,集團衝鋒時無人能擋的拜林斯騎兵的對手,科尼亞復國軍的敗局已定。

所以,當影牙騎兵軍團如同長矛一般刺穿科尼亞復國軍的陣線,衝到科尼亞人的背後時,聽到、看到背後滾滾雷鳴一般蹄聲的科尼亞人便都意識到大勢已去,並紛紛避開那支似乎無堅不摧的騎兵,轉身逃命了。

只有少數科尼亞人還在抵抗,還在戰鬥,可是這少數人如同面對洪水的土石一樣,迅速被擊碎,吞沒,而拜林斯軍隊歡呼勝利的聲音更是早早迴盪在這股吞噬科尼亞人生命浪潮的上方。

呆呆地看著局勢滑向最糟糕的深淵,雪特將軍沒有理會任何人撤退的建議,完全絕望的將軍沒有了再從來一次的信心,曾經親手釋出把無數災民推向死亡的雪特將軍,這一刻也突然對戰爭感到了厭煩,而為了擺脫這場沒有了希望的戰爭,雪特將軍選擇了拔劍向前。

阿拉貢城下的失敗會讓拜林斯人把科尼亞復國軍分割開來,並讓居於兩條戰線的科尼亞復國軍人腹背受敵,會導致其他科尼亞復國軍連鎖性的失敗,只是隨便想想,雪特將軍就已經知道了戰爭的結局,而當拜林斯軍隊再次獲得完全的勝利後,就算雪特將軍僥倖逃走,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