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好運氣還算不錯,遇到的第一個烽火臺守將恰好是個信佛,在他這個地頭蛇的指點幫助之下,才有驚有險的混過了後面幾個烽火臺,出了邊關。

相反,出了大唐的邊境,通緝犯玄奘反而安全了,此後萬里迢迢,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任何妖魔鬼怪,只有幾夥不入流,頭腦簡單,手法不專業的小蟊賊而已,唐僧雖手無縛雞之力,卻也依靠頭腦和智慧應付過去了。佛法精湛的玄奘雖然在大唐混得很狼狽,成為一名通緝犯叛國賊,但是在外國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禮遇。其中虔誠信仰佛法,久仰玄奘大名的高昌國王幾乎將他當成活佛供奉了,畢恭畢敬,盛情款待,一留再留,不肯放他西去。最後玄奘不得不絕食抗議,以死威脅,高昌王無奈之下方才答應讓他西去,卻提出了三個請求:第一,懇請玄奘與他結為異姓兄弟;第二,懇請

高昌佛教信徒開席講經一個月;第三,懇請玄奘取經在高昌住上三年。玄奘見他心誠意切,便答應了。不過在吳大才子的小說之中。高昌王地這些所作所為,全都被搬到賢明的唐太宗頭上去了。成為高昌王的御弟,有了義兄的全力支援之後,玄奘西行的道路更加暢通平坦了。

到了天竺的佛教聖地那爛陀寺,玄奘並沒有受到貪心佛陀們的敲詐,反而成為那爛陀寺的第一貴賓,享受國王級別的最高待遇。就連過了百歲高齡,體弱多病。已經許多年沒有說法講經地戒賢法師也為了玄奘而破例開講《瑜伽師地論》,足足講了十五個月之久。玄奘在天竺刻苦學習佛法,佛法日漸精湛,名聲也鵲起,不少天竺國王甚至也成為了玄奘的鐵桿粉絲。有次,為了爭奪邀請玄奘開壇講法的機會,兩個勢力很大的國王還差點開國戰pk了。

儘管玄奘在天竺混得無限風光,但他還是心繫故土。一心想回國,翻譯佛經,光大佛法。不少崇拜玄奘的天竺國王極力挽留。見玄奘心意已決,便紛紛送上厚禮,送出城外幾十裡,才依依不捨的揮淚送別。令人感慨的是,唐僧西行。出行之時,東躲西藏,罪名加身。惶惶如漏網之魚,急急似喪家之犬,在大唐混得可謂是落魄之極;然後迴歸之時,萬人空巷,夾道相送,天竺國王齊集一堂,結伴相送,天竺官員先行一步,在前開道,可謂是功成名就,載譽而歸。不過到了吳大才子的《西遊記》之中,這一切全都反過來寫了。

玄奘沒有忘記自己對義兄高昌王地承諾:取經之後,要先回高昌講經三年。然而快到高昌之時,才得知高昌國已經被大唐給滅了,義兄在城破前就病死了。玄奘感嘆萬千,又想到自己雖然已經功成名就,但在大唐,還是頂著叛國賊通緝犯的大帽子,回去後能有機會完成翻譯佛經,光大佛法的願望嗎?於是玄奘寫了封請罪表,託于闐的商隊帶給唐太宗李世民。

此時的李世民正一心想開疆擴土,見有個在外多年,熟悉西域內情的人自己送上門來,可真是喜出望外。於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提筆給玄奘回了信,隨後又派人將他接了回來。這些年來,李世民也逐漸意識到了佛教比道教更能愚弄麻痺百姓,有利於大唐社會的安定,於是也不再以老子李耳後人自居而刻意去打擊佛教了。隨後擅長政治作秀的唐太宗在長安安排了一場規模浩大地迎接活動,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唐的驕傲,最了不起地得道高僧,滿載著榮譽和中印友誼的三藏法師勝利歸來了。至於當初送出的叛國賊通緝犯的大帽子,在正確的輿論引導下,自然是被忽略了。

唐太宗召見玄奘,問起西去路途上地所見所聞和風土人情,玄奘對答如流。唐太宗非常滿意,又提出要求,要玄奘還俗做官,為朝廷效力。玄奘自然堅決不肯,他向唐太宗表達了自己希望翻譯佛經,光大佛法的唯一願望,並且希望去少林寺譯經。唐太宗也不答應。最後,大家折中,唐太宗同意玄奘繼續當和尚,翻譯佛經,不過要先給自己編寫一本介紹西域風土人情和具體情況的《大唐西域記》才行,唐太宗也沒讓他去少林寺,而是安排他去了弘福寺。

玄奘在他學生辨機(因和高陽公主有一腿,而被殺地那位)和尚的幫助之下,花費了一年多時間,總算將《大唐西域記》給編寫完了。玄奘將《大唐西域記》和另外二十多部翻譯完了佛經一起呈獻給唐太宗,只盼皇帝能研讀參悟。可是一心盤算著如何滅國開疆,如何擴張領土的李世民哪裡會有興趣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流的東西,惟有那本《大唐西域記》才是他喜歡東西,情報無價,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啊!

編寫完了那本《大唐西域記》,完成了皇帝交給任務之後,玄奘開始廢寢忘食的翻譯佛經,一直到他病勢。

真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