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胡亥想了想,覺得上面這樣寫,未免有點太幸災樂禍,又提筆補充了幾句道:“以前有個旅行社老闆曾經說過‘背叛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嗯?你說是那旅行社老闆沒說過這句臺詞,這是同人文的內容。同逼官,怪我嘍?

“對於昌平君這樣出身楚國的公子來說,來自父親的血統決定了他的立場,所以父王您也不用太傷心,本來你們就不是一國的,就算偶爾在一起玩,也不是一國的。”胡亥寫完這等雜事,又開始寫正事,“兒子是父王的兒子,身上流得是秦人的血,是父王的血,所以兒子是永遠永遠不會背叛父王的……麼麼噠……”

“因為楚人龜縮不出,最近大家都很無聊,每天都在比賽誰投石投得遠。兒子前幾天也去參加了,拿了第一……真得是第一,不是倒數的,也不是他們讓兒子的。兒子只是用了先進的生產工具——投石車,直接將石頭投到壽春城裡了。哈哈哈哈……王翦老將軍當時就風中凌亂了。兒子估計楚國那個叫項燕的也風中凌亂了,因為兒子學兒子以前看過的一本小說裡的主角,把我們秦軍的生活垃圾,打好包裝在投石車裡投了過去。父王大概不知道什麼是生活垃圾吧?那還是不要知道了,免得影響您晚上吃飯的心情。”

拉拉雜雜寫了好幾張信,胡亥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筆,繼續寫道:“兒子上回給您打的,治理楚國的報告,您覺得怎麼樣?沒問題,兒子就開始辦了,每天投石好無聊。”

收到胡亥寄來的家書,沒人知道嬴政看完書信是什麼心情,但不久之後,胡亥收到咸陽傳來的旨令,王將東巡。

“父王對他的基友還真好咧。”胡亥揉了揉太陽穴,一臉無奈的想著。

秦滅韓、趙、魏之戰中,嬴政雖然關心,但也沒有親臨過戰場。唯一親臨一次,也是在滅趙之後,跑到邯鄲城去,把仇家還有仇家的子孫後代全坑了。一個愛恨情仇這麼強烈的人,在楚國大勢已去,基本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還親自跑來前線督戰,自然不是為了伐楚的事、也不是為了監視王翦,而是看中昌平君。

不知道父王這次會不會失望?嗯……應該會吧?後世在論述秦始皇的大臣時,似乎沒有幾個人提到過昌平君,連《尋秦記》裡都是“昌平君”、“昌平君”的叫,似乎他沒有名字一樣。一個自呂不韋之後、李斯之前,佔據大秦相位十幾年的人,竟然連個名字都沒有,怎麼看都像是官方刻意抹殺啊。

“不過……這也不關我的事……”胡亥放下手中的王書,滿意的看著鏡中的自己,笑著理了理衣服。

和未來昌平君的下場比起來,見“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更容易引起胡亥的好奇心。

作者有話要說: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穿秦系……你殺劉項兩人我很能理解,但是如果只殺一個的話,很多人會選擇收服項羽,而殺掉劉邦……

這是幾個意思啊?為什麼收項殺劉啊?就因為項羽年輕、長得帥、武力值麼?要是換成我,一定殺項收劉啊。。劉邦和秦沒有深仇,只是看你弱就造個反,如果你一直強下去,他也是大秦的好公務員,許以珍寶,讓他給你當狗頭軍師絕對沒問題……

項羽那是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仇恨問題……收了他,哪天他背叛你了,也能說一句……背叛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就像小胡寫信說的那樣,血緣決定了註定會背叛

用明末來打比喻,二世是崇禎,劉邦是李自成那個檔次(不是因為失業也不會造反),項羽是關外滿人……兩個民族之間有血仇,怎麼都會來打你的。。。

第73章 蕭何

蕭何;字……現在還不流行取字;性別男;愛好女;民族……這個年頭還沒有民族;籍貫:楚國沛豐人;現為沛縣獄吏。

雖然現在秦國大軍壓境;但因為知道秦人戰爭的目的是統一,而非是屠殺。這塊土地上的王;不管他是楚人還是秦人,都需要人來治理來交稅;因為蕭何並沒有太大的驚慌,依舊過著他有車有房有工作,還有幾個不錯好基友陪伴的悠閒自在生活。

這樣悠閒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不知道多少天前,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那天晚上他剛下工回家;走在路上就被人從後面套了個麻袋,堵上嘴綁起來;塞進了一輛運菜的馬車,和一大堆蔬菜一起出了城。

一開始;蕭何還以為是自己的仇人,或者是路上劫道的強盜,後來慢慢發現不對勁。那些綁自己的人,雖然個個體態彪悍,身有一股行伍之氣,而且手中也見過血,但對於自己卻十分恭敬,除了不準自己擅離——連睡覺、沐浴、方便都有兩個人跟著,生活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