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把我抱出去,往門外一丟是什麼意思?

被人高馬大的侍衛抱在懷裡,胡亥擺出一副爾康手,看著坐在座位上,嘴裡含著勺子,還衝自己揮手直笑的嬴政,說好的高冷冰山霸道皇帝呢?你的冷呢?你的冰呢?都被人做成冰淇淋了嗎?

萌萌噠的小胡亥,表示自己接受不了這個畫風的嬴政,他需要去吃包辣條……秦朝沒有辣條,他要去找個人欺負冷靜一下,隨便是誰,讓他欺負一下就好了。

胡亥不理會跟在自己後面的幾個小尾巴,在章臺宮裡四處閒逛著,沒事踹個牆,踢個石頭,像所有正常的四歲小朋友那樣,走路一路蹦蹦跳跳的,看得後面那群小尾巴一顆心七上八下,唯恐小祖宗摔了磕了。

“親愛的哥哥姐姐,你們在這裡幹什麼呢?”胡亥笑嘻嘻的看著正坐在湖邊亭子裡玩耍的四個兄長。

除了十六公子榮祿之外,其他三個胡亥連名字都不記得了,不過看年齡估計也就是十四、十五、十七這三個罷了,其他兄長年齡差太大,跟他們玩不到一塊——當然,他跟誰都玩不到一塊去,一群小屁孩子,玩什麼啊?玩泥巴嗎?

雖然說玩不到一塊去,但能被嬴政帶來章臺宮避暑,至少說明他們個個都有一個極得寵的媽,胡亥雖然得寵,也不想平白無故的結下一個仇人。既然要暫時同住一殿,大家又沒有利益衝突,見面打聲招呼,拉攏一下感情也是必要的,至少面子情的過得去,畢竟任是誰家的爹,也不願意看到兒子不和。

“原來是十八弟啊?聽說父王明年準備伐楚,我們在討論,哪位兄長會成為監軍而已。”年長一點的十四,頗為謙和有禮的看著胡亥,溫柔笑著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六歲的十七一手拿著一塊奶糕,另一隻手高高舉起,聲音奶奶嫩嫩的說道:“我猜是扶蘇大哥。”

“扶蘇大哥的母親可是楚國人,他的舅舅們都姓羋的。”五人之中,最為俊美的榮祿,保持著他一慣的“誰也看不上”,實際上是“誰也看不上”的作風,懶洋洋的說道。

監軍?胡亥在記憶裡挖了挖,他記得秦國有制度是,派出N萬人以上的大軍團作戰,必須要派宗室監軍才可以。到了秦王政的時代,因為嬴政不放心宗室,把宗室削得太厲害,年長的兒子又不夠多,所以經常會派出一些象徵意義,大過於實際意義的萌萌噠小正太當監軍。

胡亥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把這事丟開了,誰當監軍幹他P事啊?反正等他大到能當監軍的時候,六國都統一了,哪裡還需要他監軍?你說長城?只要扶蘇哥哥把這個脾氣保持下去不長歪,還得被父王丟到長城去當監軍。

自古太子不領兵——君行,太子居,以監國;君行,太子從,以撫軍也。

當然,帶兵打仗的太子歷史上也是有的,像這樣參加攻燕攻楚之類區域性小規模戰鬥還是有的,但是長年當監軍守邊關,好像真得沒有聽說過。

越接觸這個時代,胡亥就越發現,原本歷史上的秦始皇,很有可能真得沒想過要把皇位傳給扶蘇。

作者有話要說:

和氏璧史書上並沒有說什麼時候歸入秦國的,但李斯《諫逐客書》裡就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就是指和氏璧,所以我猜應該是長平之戰後,趙國怕了秦國交出來的(昭襄王:啊哈哈哈,還不是要給我,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秦代監軍的話……扶蘇哥哥是歷史上第一個明確擔任監軍職務的人(恭喜扶蘇哥哥鼓掌……我又開了一個扶蘇哥哥的存稿,叫《'綜'廢太子求生記》,專欄裡就有,寫完這本就寫那本),不過早在他之前,魏國太子申就給龐涓當過監軍了……當然,那個時候的說法叫“為上將軍隨軍出征”

歷史上王翦在攻楚的時候,一個勁的寫信問秦始皇要宅要地什麼的……

總之,實際上秦代監軍還是比較隨意的,派出去的都是王的親信,主要還是以宗室居多,要到後世才有明確的監軍事務……

第42章 打賭

秦始皇不想傳位給扶蘇!秦二世是正當上位;不是篡位矯詔!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胡亥就覺得頭都大了;滿心滿腦只有一個念頭,嗚嗚父王;你不要我了嗎?

扶蘇登基,身為嬴政多年教育出來的長子;年長且得位正;自然不用擔心下面的弟弟們不服;但如果是其實公子當皇帝,在非嫡非長自根基不穩的情況下,會對其他兄弟幹出什麼事,那還真不好說。你看隔壁同樣自身不正的四爺,在忙著和晴川若曦談戀愛;也沒耽誤殺兄弟啊。

嗚嗚……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