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兒沒有辜負了母親這份心,剛剛一週另兩個月,說話就基本沒了障礙,很長的句子都能說下來了。雖然聽力有限,卻並沒有妨礙她的語言,反而比一般正常的孩子聰慧伶俐的多。
朗哥兒和迅哥兒都上了學,白天不在家,晚上回來,江夏也會盡力拿出時間來與兩個兒子交流。至於學業,自然由徐襄監督,每隔幾日,徐襄就會檢查一下兒子的學習情況,不用江夏操心。
一轉眼,進了冬月,眼瞅著就到了冬月十八日。這一天是王嬛娘添妝的日子。
江夏一大早就去了王家,送了一套楠木透雕蘇繡四季平安四聯屏風,一套赤金掐絲嵌紅寶頭面;一套累金絲嵌金剛鑽頭面,給王嬛娘添妝。
邢夫人拉著江夏的手紅了眼。
江夏拍拍邢夫人的手,笑著道:“師孃,我是齊哥兒的大姐,也是您和師傅的孩子,嬛孃的姐姐。”
為了不給王家和嬛娘招閒言,她送了添妝禮,就趕在其他客人上門前,匆匆辭了去。轉而往國子監那邊的江府裡,看著各處佈置去了。
新房裡粉刷髹飾一新,卻沒有傢俱,簾幔等物,也要等新娘的孃家人過來佈置。其他地方,各個門口、廊簷下,處處張燈結綵,正廳門前的幾株海棠樹上,用粉色的綢緞製作了模擬的海棠花,裝扮的一派繁花似錦,喜慶吉祥。
房間裡,提前數月定好的牡丹花雍容,茶花豔麗,芙蓉花嫵媚……在寒冷的冬日裡,裝點出一派生機,一片繁華。
江夏四下裡轉了一遭,就連廚下備下的餐具、茶具等等都過了一遍,確定沒有什麼疏漏,這才轉回家裡去。
十九日,四更時分,江夏就與徐襄一起早早起了身,略作梳洗,就相攜著往江家去。
這一天,王太醫家也起得特別早,天麻麻亮的時候,送嫁妝的隊伍就從王太醫家出了門。
王太醫家底子薄孩子多,世人皆知。前頭兩個女兒出嫁,都是三十六抬嫁妝,到了小女兒這裡,自然也不會有所偏頗,同樣也是三十六抬嫁妝。
只是眼力好的,就從抬嫁妝的人那沉重的步伐上看出,這三十六抬嫁妝,分量可不輕啊!
等嫁妝抬進了江府,在西路一進院子裡擺開,一個個嫁妝箱子被開啟,‘晾嫁妝’的時候,人們才被嫁妝的內容驚得咋舌不已。不說前頭幾塊土坯代表的莊子、青磚代表的鋪子,就是後邊那些首飾,可都是實打實的赤金、嵌寶、嵌鑽兒,沒有一件銅鎏金、包金不說,還裝的滿滿匝匝,連根手指都難伸進去!
嘖嘖,這說著是三十六抬嫁妝,若是那講究虛名的人家,分作七十二抬,怕也綽綽有餘吶!
這邊,嫁妝抬進江府,自然有孃家人和配房過來佈置新房,安傢俱、掛帳幔,鋪陳被褥。
那邊江夏早早地就鋪排了人手,替嬛娘看著嫁妝,別被那個眼皮子淺的順上一件去,不說新婚之日破財不吉利,只不想給弟媳婦添堵……而且,她還想用實際行動告訴王太醫和邢夫人,既然嬛娘嫁進江家,江家就能護她一世周全。
臨近黃昏,江齊親迎了新娘子過門。拜了堂,入了洞房,喝了合衾酒、行了結髮禮,新婚大禮總算完成。
江齊被同僚、同窗簇擁出去飲酒,新房中就只剩了新娘子一個人。
連翹與金桂一起進來,笑著回話:“二舅奶奶,備了熱水,請您進去沐浴更衣吧!”
這兩個丫頭都是江夏身邊得力的大丫頭,一見她們,嬛娘也就知道,這是江夏替她操心準備的,心下一片溫暖。
待去了大禮服,梳洗一番,換了一身舒適的大紅薄綿精繡富貴牡丹的襖裙出來,嬛娘心中的緊張忐忑已經散了些許。這邊丫頭們正給她絞著頭髮呢,連翹和金桂又送了一個食盒進來,熱乎乎的飯菜湯水,無一不是嬛娘喜歡的……這份貼心、周全,更是熨帖了嬛孃的心。
等吃過飯,又將乾透的頭髮挽在腦後,嬛娘遲疑著喚了自己陪嫁的嬤嬤來:“大姐可還在?我想見見她,問問家裡的事情!”
陪嫁的嬤嬤姓黃,乃是嬛娘及笄前,邢夫人替她尋來的宮裡人,最會揣摩主子心思,打點安置、禮儀規矩處處周全的,聽了嬛孃的問話,黃嬤嬤都忍不住讚了一聲:“姑娘啊,今兒老奴算是見識了,您那大姑奶奶可是個真正明白的,之前收拾的處處周全,卻在奴婢們到了之後,就悉數交待了,然後只在外邊看顧著,再不亂伸手,更別說亂說話了。這會兒,您那大姑奶奶已經功成身退,帶著她的人,悉數退出江家,迴轉徐家去了。”
嬛娘愕然半晌,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