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不少,自然也曾在史書野史中看過關於天災徵兆的記述,諸如群蛇過道、老鼠搬家等等,再結合著欽天監觀測到的天象異常,還真是不由得人不信。
“哈哈,這倒真是巧了,”沉吟著,大興帝再次哂笑出聲道,“你們三人是不是透過氣?怎地異口同辭?”
江夏以女子之身,位列三師之一,又歷經三朝,聖眷不衰,早已成了大慶朝的一個傳奇。
顧青茗則是以商人之身,娶了長公主,從而進了吏部,一入職就是五品員外郎,雖說有一個‘吃軟飯’的名聲,但朝中也幾乎無人不識的。
吳監正認得這兩個,卻幾無往來,更沒想到,一個吏部員外郎一個太保,居然也是來報‘異象’的。
三個人目光一對,吳監正搞技術出身的人,也頗有些直率,也不拐彎,直接拱手道:“不知二位大人對天象星辰也有造詣,失敬失敬。”
江夏只是一拱手算是還了半禮,顧青茗卻回了一揖,客氣笑道:“吳大人誤會了。江太保與顧某都不懂什麼天象星辰,此次覲見陛下,只是聽聞幾件異事,前後聯絡,頗為驚懼,故向陛下示警。”
吳監正自然又問是何異事,顧青茗也不加隱瞞,就將學生們打探來的異象一一給他說了。
初聞兩人不懂天象卻來‘示警’,吳監正心中還有些不屑,但聽完顧青茗所說的一系列異象,他的臉色就變了。
本就清瘦無肉的臉頰一片蒼白,幾無半點兒血色,鬍鬚微微顫抖著,失魂落魄道:“吳某妄為監正,竟不及……”
說到此,吳監正話語一頓,噗通一聲,跪在大興帝面前,連聲道:“微臣失職,辜負了聖恩,但結合江太保顧大人所言,微臣已能斷定,大災就在即日,臣懇請陛下,立刻起駕,迴鑾避險!”
吳監正這樣說,皇上一行一動,卻影響甚巨,牽動朝野乃至天下,若半夜突然離開,勢必引發恐慌……
江夏和顧青茗是三更請見,吳監正到了的時候已打了四更。剛過五更,江夏已經離開了大名府,在她的車子前頭,還有一輛看似普通的車子,正是大興帝宋抱朴。
意外地,江夏竟然與朗哥兒、長安會合,隨駕一同離了大名府。
卯時中,大明知府方才得了聖喻,立即召集青壯,加固提防,為此,聖喻裡還破天荒地許了民工酬勞,五個土方為一個工,一個工付糧五斤,每日按人頭,直接從坪山倉出糧。
顧青茗沒有跟著聖駕離開,而是去了坪山倉,監督開倉放糧。
此時米麥價格八文到十文間,倉米多為陳米陳糧,故而稍賤,約六七文,五斤也有三四十文,而一般打短工一個月的工錢不過三四百文。是以,早上告示一出,響應者雲集,很快就集合了兩萬多人,趕赴大堤,挖土固堤,並有抬夯夯實堤壩者……
大名府都督同知、經歷等武官,點齊大名府駐軍,延大堤由近及遠,開始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疏散百姓。
百姓不捨,卻被迫離開家園,一時嚎啕聲連天。又有意欲違抗者,被官兵拿住丟在車上……接連處置了幾人之後,百姓哭泣流淚,卻畏懼不敢反抗,只能扶老攜幼,緊著收拾一點點細軟衣裳,就此離開家園。
前腳百姓離家,後腳就有徵集來的大批馬匹車輛,趕著一戶戶將糧食、被褥等物搬上車運走……
未時末刻,江夏隨同聖駕到達廣平府。
聖駕並未打滷薄儀仗,白龍魚服入了廣平城,進了廣平府衙,廣平知府才匆匆奔出來迎駕。
聖駕暫時在府衙裡歇息、用膳,一邊吩咐下去,安置隨行諸人,並打發人去廣平府周邊打探訊息,可有大名府同樣的異象出現。
幾乎是略緩一口氣,大興帝又吩咐廣平府,在城外圈地搭棚,準備接應大名府過來的‘百姓’。
江夏帶著孩子們直接進了四喜客棧,只略略梳洗一下,簡單吃了些東西,就有訊息陸續傳回來。廣平府周邊也有蛇群遷徙之事,老鼠也似乎比平常裡見得多一些,卻沒形成大規模遷徙……
轉給吳監正之後,初步推測,廣平府可能會受波及,但應該危險不大。
皇上的鑾駕、滷薄、儀仗,在隔天一早離開大名城,並召集百姓出城送駕。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此次修大堤居然給報酬給糧食,百姓們竟對皇帝多了幾分不捨,真正是扶老攜幼,傾城而出,按照官兵指引,一路將聖駕送出五十餘里。
送到此處之後,發現路兩旁都設了茅草棚子,棚中安置數十口大鍋,鍋內米粥熬得濃稠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