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孩子大人好好地熱鬧了一天。
吃過午飯,各人分散開小憩,林酈娘湊到江夏身邊,低聲道:“問你個事兒,你們家越哥兒可說了親事?”
江夏心裡打了個突兒,笑著道:“誰家託你問的?”
林酈娘微微一笑,低聲道:“別家我也不兜攬了,這一家卻是推脫不得,關鍵是,女孩兒我見了,著實是好,家中只有一兒一女,女兒剛滿十六歲,做得一手好女紅不說,就是寫文章、吟詩作賦也不輸男兒,人品才貌都是沒得說的。兒子十四,學業極好的,去歲已經過了府試,得了秀才功名……別人只以為,他會乘勢進京,他自己卻只說自己學識不夠,還要再讀上幾年書,再進京。”
江夏聽她說的有意思,不由失笑:“你說得這麼好,你倒是說說是誰家的女兒啊?……我沒見過?那就不是京城人士了?”
不怪江夏這麼說,依她和徐襄如今在朝中的品位,還有越哥兒的才學人品功名,但凡上門的,就沒有太弱的人家,怎麼也得是朝中有名有姓的。因著行醫的方便,這些年江夏雖說誠心結交的沒幾個,但人頭卻也熟悉過來了,而且,大部分官員家裡都進去過,對各家各戶的人口、情況也比較熟悉。是以,林酈娘這麼一說,她就在腦子裡搜尋資料,卻沒有一家能夠對上的。
林酈娘莞爾一笑,道:“就知道什麼都瞞不過你。不是京裡的,是我老家三叔家的女兒,閨名兒喚芳卿的。我那三叔學問極好的,卻無意仕途,在揚州城外的小西湖畔開設了西林書院,自任山長,如今已經有近百名博士和教授,吸引了淮陽江浙上千學生前去求學,已經是淮揚地界最興盛的書院了呢!”
江夏眨眨眼道:“裴家三老爺裴洐?”
林酈娘笑著點點頭:“就是他。與我公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這一生不喜仕途,也不好女色,與妻子伉儷情深,一輩子沒納妾。我也不瞞你,我那三嬸子別的不說,只希望將來的姑爺,待我那妹妹也能好一些,三十無後,才能納妾。”
江夏恍然了,大概是聽說他們家徐襄沒有納妾,大概也就直接來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越哥兒答應婚事,並答應不納妾的條件。
至於納妾,江夏是不贊同的,但也不會隨便應承什麼。別說她只是個姐姐,就是親孃,男孩子長大成了親,也沒辦法管房裡的事啊。
再說了,林酈娘說的那女孩兒一百個好,也得越哥兒自己看中了才行。
於是,她笑笑道:“聽你這麼說,倒是個好的……只不過,這事兒我也無法做主,這樣,我今晚就寫封信給越哥兒,他在那邊離著揚州不遠,想必能知道些,若是他願意了,我這邊是沒話說的。我也希望,咱們能做親戚的!”
說到這裡,也就告一段落了。
江夏拉拉被角,與林酈娘又小聲嘀咕了幾句,就都睡著了。
等客人們離開,江夏安頓了小魚兒和韶娘丫頭,回到自己房間裡,就鋪了紙張,開始給越哥兒寫信。
前幾日,她剛剛收到齊哥兒的信,知道越哥兒有不少提親的,卻都被越哥兒推出去了。她也不知道,這位裴三老爺家是不是已經去與越哥兒提了……不過,她也想了,就是與越哥兒說一聲,成不成的,主要還看越哥兒自己拿主意。
……或者,等給小魚兒治好了臉,她可以帶著朗哥兒去一趟江南,見見越哥兒,也去幫著越哥兒尋摸個好媳婦去!
說起尋摸人,郎中身份可是最好的掩飾,直接能夠登堂入室,直面真容的呢!總比越哥兒一個人盲婚啞嫁的好啊!
這麼想著,她竟覺得心裡熱乎起來。說起來,幾個小的一去快一年了,她也想那幾個了呢……
☆、977。第977章 一品少保
五月十一大朝會上,閣老王元老大人提出,為小皇帝選帝師,並且連官銜品階也做了詳細建議,考慮到皇帝年歲小,可暫時封授所選官員為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小皇帝選帝師勢在必行,王閣老一提出之後,立刻就引起了朝臣的熱議。
很快,就有人出列附議,並推薦靖南王為少傅。
其他人也不甘落後,推薦王元王閣老的,推薦寧侯的……亂紛紛議論爭議不休之際,突然有人出聲道:“攝政王功秉卓著,才貫古今,微臣推薦攝政王為太師!”
此話一出,滿堂皆靜。
就連一開始出言提議的王元,抬頭看看上手的攝政王,抿抿嘴也一時無法開口了。
倒是上邊坐著的小皇帝脆生生開口了:“朕……有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