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時候李標把車開過來了,無聲地停到她的身邊。李標下了車,輕輕地在周鄭小萌的耳邊說:“時間不早了,我們去看展覽吧!”
周鄭小萌隨李標上車,悻悻而去。
二人來到藍天石展覽館,這是一處現代化的大樓,門前彩旗招展,氣球搖動,人潮洶湧,商業化氣氛濃烈,與碧水青山毫不協調,甚至有些粗俗。二人從人縫裡擠進了展覽大廳,儘管人頭攢動,甚至有些汗味,卻仍不失富麗堂皇和闊氣。大廳四壁裝飾著藍天石工藝畫,頂棚的各色寶石狀燈飾如夜空的繁星。大廳四周佈滿了展板,展櫃,一些大型的燈光展櫃疏密有致地擺放在大廳的中央。
他們順著展覽的次序往下看,第一部分是概述,基本內容是介紹藍天石的由來。傳說天牧湖最深的湖底有藍天石,為張天師家的天鵝所下,大大小小共有九百九十九萬顆。可是誰也沒有見過,直到一九八五年,天牧湖搞旅遊開放,有個潛水教練無意中在水底摸上了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比鐵石還重,打磨以後呈天藍色,人們認定他找到了藍天石。一下轟動了半邊天。有一天一個大款要買他的藍天石,出他五千塊錢,他不賣。出他兩萬塊錢,也不賣。出他五萬塊錢,還是不賣。出到十萬塊錢的時候,他賣了。在一九八五年的情況下,十萬塊錢是多大一個概念,誰能抵擋得住。自此往後,藍天石身價百倍。於是有一批潛水員來到了天牧湖,潛水採石。石頭採多了,加工業也隨之興起。
現在,藍天石製品享譽全球,遍佈世界,身價越來越高,越來越被人們親睞。一個美麗的傳說,終於變成了美好的現實。接著就是展覽的第一部分:原石。原石就是出水後的石頭,裹著一層像雞蛋殼一樣的黃泥槳,呈鏽黃色,大的為石王,直徑達三十多公分,小的為奇珍,僅有鱉蛋大。整個展品有三百多種,每一件展品下方都標著送展人的姓名及採石成就。第二部分:亮石。是打磨過的原石,光澤為天藍,晶瑩剔透,最珍奇的有白色石紋,構成雲朵、山水、梅花等圖案,布展方式如第一部分。第三部分:飾品。有首飾與其他難以述說的裝飾品,洋洋大觀,令人目不暇接,是展覽的主體部分,數量龐大。採用的是展銷的方式,每一件展品下方都標著價碼。這裡熱鬧非凡,生意興隆,貴婦闊少雲集,頻頻有人顯富。李標、周鄭小萌只看不買。第四部分:石藝。也是採用展銷的形式,展出的全是工藝品,其規模並不比飾品小,這裡略顯文雅,觀賞的人多,購買的人少,也許藍天石的最高價值就體現在這裡了。周鄭小萌對一款名為“露荷”的微型圓雕很讚賞,她看了足足有五分鐘,並說:“這朵荷花的工藝水平真高,有內蘊,有意境,構思與造型靈透,實屬藝術珍品,稱得上傑作。可是它的售價令人咋舌,竟然高達三十一萬六千八百元,泱泱天下,有幾人買得起?”
十七、相聚芙蓉居(之三)
二人看完石展出來,已經是七點正,湖濱一片朦朧,山影水影難分,風輕得像杭羅,人影稀疏,燈火亮了起來。這裡的燈光基調以白色為主,與山水相映,顯得十分協調。天空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異常輕柔,天邊的一絲芽月,好似天鵝剛剛飄落的一片羽毛。周鄭小萌心想,這是天牧湖的又一番天地。
李標對周鄭小萌說:“請上車,我們去吃飯吧!”
二人坐車來到湖邊的一個地方,細柳如夢依依,車前已無路,只好就地停車,徒步前行。向前有一道漂在水上的曲堤,走上去才知道,原來是浮在水上的棧橋,低低的地燈只能將就照亮腳尖,橋長得似乎沒有盡頭,水鳥就在腳下游動。他們走了五分鐘,來到一片星羅棋佈的水榭,湖面參差有致地漂著二三十座亭閣,幾乎不見人影。一個服務員小姐朝他們問道:“請問二位是幾號亭榭?”李標答道:“零號。”那小姐肅然起敬,柔聲說:“請隨我來。”
服務員小姐把周鄭小萌與李標領到了一個掛著“芙蓉居”金匾的水榭門前,恭敬地一伸手說:“二位請!”
周鄭小萌進入廳堂,才發現整個亭子就一個大開間,除門以外其他各面都是窗戶,白色的窗簾嚴嚴實實,白色頂棚上吊著一隻白色的水晶燈。地上鋪著乳白色的地毯,在靠右的一方,擺放著一張三尺見方的紅木飯桌,桌邊只有兩把紅木椅子對稱擺放著。飯桌後方,擺放著一隻高腳花架,花架上擺放著一盆碗蓮,正開著潔白的蓮花,清香滿室。在靠左的一方,擺放著一隻翠綠色的真皮沙發,沙發前擺放著一隻紅木茶几,茶几上擺著四碟小點心,一碟是老奶奶五香花生米,一碟是太平橋燒餅,一碟是東官殿冰姜,一碟是孬子瓜子。並擺放著兩隻高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