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頤和園去散散心,她們都欣然同意了。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早在元明時期,這裡就以其優美自然的田園景色成為“壯觀神州第一”的著名遊覽勝地。
頤和園按其園林佈局可分為前山前湖建築與後山後湖建築兩大部分。全園總面積近三百公頃,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園內有古建築三千餘間,面積約七萬平方米。
頤和園內的建築結構皆以自然山水為基礎,其建築形式多模擬江南名勝古蹟,或肖其意,或仿其型,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眾多絢麗恢宏的廊、橋、亭、榭,殿、宇、樓、臺。
萬壽山南麓,金黃色琉璃瓦頂的排雲殿建築群在鬱鬱蔥蔥的松柏簇擁下似眾星捧月,溢彩流光。這組金碧輝煌的建築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起,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其東面山坡上建有轉輪藏和巨大的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建築是五方閣及聞名中外的寶雲閣銅殿。登上佛香閣,憑欄送目,碧波盪漾的昆明湖上,樓船泛綠,百舸弄波。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形態互異、婀娜多姿。浩淼煙波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鑑堂、治鏡閣三座水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