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孃。”崔淵立刻站了起來,大步往後走去。
崔簡看著阿爺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才輕輕地拉住祖母的袖子,認真地道:“祖母,將圍牆四周都看好了,一定別讓阿爺悄悄地跑了。”他擔心阿爺將祖母的話記在心裡,乾脆拋下他自己去雲遊。比起在家裡受盡祖父祖母的疼愛,他寧可跟著阿爺風餐露宿。他也仍然記得,阿爺在潼關時就說過,他絕對不會再丟下他。但是,阿爺忘性那麼大,他總擔心他沒過幾天就忘了自己的承諾。
鄭夫人心中酸澀,撫摩著孫子的臉龐:“放心,祖母心裡有數呢!”
因家中人口不少,崔府雖然建得寬敞,但每個院子也都住得滿滿當當。孩童歡笑嬉鬧之聲將家裡襯得熱鬧無比,唯獨四郎崔淵的院落總是格外沉寂。盧氏在時,多少還有些人氣。自從盧氏去世後,小六郎崔簡就被抱到了祖母的正院中撫養,這偌大的院落便因失去了主人而漸漸衰敗起來。
崔淵回到自己的院落“點睛堂”之時,崔順已經吩咐僕婢備好了熱水。因知道這位四郎雲遊四方慣了,不喜下人服侍,便讓那些侍婢退得遠了些。他自己拿著趁手的工具,進去幫他剃鬍子。
“老管事,手不抖麼?”都五六十歲的人了,走起路來也顫顫巍巍,剃鬍子這種事情還是換個人妥當罷?
“給四郎剃鬍子就不抖了。”老管事中氣十足地回應道,眼明手快地下了第一刀。
“……”崔淵只能閉上眼睛,任他動手。
刷刷刷十幾刀下去,那遮住大半張臉的鬍鬚便不見了蹤影。老管事又給他抹了些澡豆,繼續將那些青青黑黑的鬍渣都剃得乾乾淨淨。剃完之後,他很滿意地端詳著這張臉龐:“都說二郎長得像郎主,要我說,四郎更像哩!郎主年輕的時候,走在大街小巷上,附近的小娘子都趕過來看,又是投瓜投果又是投花,足足能拉一車!”
崔淵微微勾起嘴角:“都說看殺衛階,阿爺當年豈不是險些就步了後塵?”
“可不是?”崔順繼續嘮叨,“郎主後來便不上街了,把書都丟下,練起了武藝,曬得黑了不少。小娘子們都喜歡膚色白皙的少年郎,哪裡能看得上郎主那般英武的樣子,便沒有人痴迷他了。”
崔淵摸了摸臉,笑道:“嘿,傅粉何郎……”他覺得自家阿爺真是再聰明不過了。他叔父便是膚色白皙、俊俏非凡的美男子,後來可不是尚了公主?本朝的駙馬都尉,除了本身便是開國有功的那些將軍、名臣之外,便都只能擔任閒職而已。阿爺文武雙全,自然不願如此委屈自己。為臣者,出將入相才是最為風光。而今,他可不是離宰相就差一步了麼?
作者有話要說:崔敦此人有個原型,是博陵崔氏崔敦禮^_^
他是高宗朝的宰相,所以我也不打算讓崔老爹很快當宰相啦~~
唐朝三品服紫五品服緋,是官場上的兩個坎~服緋就已經是很難得的高官了,服紫更是難上加難
一家裡能出一個服紫一個服緋的非常不錯啦,二郎也是六品,三郎是個畿縣縣令,正七品。王老爹要鞠一把辛酸淚了,除了沒出仕的四郎,個個官職都比他高啊,又是實權官!!
PS:京縣、畿縣、望縣,相當於上縣、中縣、下縣,中縣縣令很不錯啦,上縣縣令那可是正六品的好職位~王家大房二房那群也要淚奔了有木有~~
☆、第四十三章 崔氏一門
崔淵這頭正聽著老管事津津有味地憶當年;崔簡那頭卻是比他滋潤多了。
鄭夫人將他帶進內堂後,不待她吩咐;便自有貼身婢女將雜事都準備妥當了。叫了小丫頭倒熱水的、準備澡豆香料的、捧著一色新衣裳的、出去傳喚廚下趕緊做了吃食的;十多個人進進出出,卻忙而不亂、井然有序。
“跟著你阿爺東奔西跑的,都瘦了一圈;也曬得黑了。”鄭夫人摩挲著孫兒的臉,嘆道。幼子幼孫;本來便是老人家的眼珠子。何況她又親自帶了小孫子將近三年;看他從一個尚不怎麼會說話的小嬰兒長成了如今這般早慧又貼心的性子;再怎麼疼愛他;她都覺得不過分。
崔簡倚在她懷裡;雙眼也有些澀澀的:“祖母。”他覺得有些愧疚;之前怎麼會覺得祖母祖父會忘了自己呢?就像他會時常想念他們一樣,他們也一定是經常思念他和阿爺的。
“好不容易回來了,祖母可得把你養回來。”鄭夫人輕輕地拍著他的背,“若是沒養好,便不許你阿爺帶你走。一走就是大半年,連冬至、元日(除夕正旦)也不回來。眼看著便是你五歲生辰了,幸好你那阿爺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