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不夠繁華。
青娘為難道:“奴也知九娘不喜脂粉,可——”
“既然不喜,又何須勉強?”崔淵接道。他隨手便拿起眉黛,將王玫的蛾眉填補了幾下。而後,又自然而然地取了花鈿,在她額間貼成了半朵桃花形狀。沒等青娘、丹娘反應過來,他便滿意地頷首道:“再補些口脂便夠了。”
王玫驚訝地望著他,又有些詭異地看向他剛放下的眉黛、花鈿等物。她一時未曾想到張敞畫眉那樣鶼鰈情深的典故,只是思及他最近似乎正在嘗試著人物畫,莫不是將她當成了畫中仕女?而青娘、丹娘則愣住了,想不到他的動作竟然如此利落,且——也確實很適合九娘!
崔淵並不在意她們的目光,似是很感興趣地撥弄著妝匣中的物品,興致勃勃地道:“往後就由我來給九娘畫眉罷。”這種隨他勾畫的感覺很是不錯,比起只能想象她諸般模樣要生動許多。勾得順手了,說不得他繪仕女時也更從容一些。
這種閨房之趣意味著夫婦感情融洽,便是在世家之中也算不得什麼。何況放在崔淵崔子竟這般的名士身上,更有了幾分佳話的意味。無論是王玫,或是丹娘、青娘都接受得很迅速——只是,青娘也免不了嘟噥道:“奴本便沒什麼活計了,又被搶了一樣……”
王玫、丹娘聽得,禁不住噗嗤笑了起來。
補上口脂,又用胭脂略增補了些氣色後,王玫便隨著崔淵走出了青廬。丹娘、青娘、春娘、夏娘跟在後頭,秋娘與冬娘則留下來收拾。青廬只在大婚之夜供新婿新婦住著,往後便要搬入鋪陳好的新房中起居坐臥,點睛堂的僕從們也正好趁著主人不在的時候,將該拆的拆了,該搬的搬了。
一路往正院內堂而去,沿途崔淵將視野中可見的院落都介紹了一番。
崔府依制而建,是三路五進的大宅院。中路正院並後頭的幾個院落,是鄭夫人及幾位媵妾的起居之處。因崔敦性情堅毅獨斷,鄭夫人將內宅也安置得井井有條,那些媵妾在崔府內幾乎毫無存在感——也只有生下三郎崔遊崔子謙的韋氏偶爾會出現。東路前頭的幾個院落住著崔澄、小鄭氏一家,後頭便是崔淵的點睛堂。西路前頭的幾個院落則是崔澹、清平郡主的起居處,後頭本是崔遊一家的住處,但因他外放為縣令,屋子都暫時空著。
崔家的人口並不算多,不但住得寬敞,將近成年的孫輩們都有自己的院子,還有好些院落仍然空著,正待添丁進口。最後一進的花園裡更專程修了些給小娘子們住的精緻小院子,只是崔淵一輩沒有姑娘,小鄭氏、清平郡主又捨不得女兒離開身邊,便都暫時荒廢著。
“園子裡倒也有些景緻,待會兒便帶你去走一走。”崔淵道。
王玫頷首淺笑,接道:“阿實呢?也喚上阿實一同去罷。”
崔淵瞧著她滿含期盼的神情,心裡又溫暖又隱約有些不是滋味,便答道:“阿實昨夜在內堂裡住下了。盧氏去世之後,阿孃便將他接過去撫養了三年,祖孫情誼很深。”
王玫心裡暗道:說不得鄭夫人之所以接受她作為媳婦,也有為阿實考慮的原因。而她往後與阿實之間的相處,亦會一一落在這位阿家的眼中。不過,她本就是真心喜歡崔簡,一切照舊便是了,倒也很不必刻意表現。
兩人到得內堂時,崔家諸人都已經到齊了。崔敦、鄭夫人安然端坐於長榻上,榻下兩旁各安置了一列席位。崔澄、小鄭氏坐於左側,崔篤、崔蕙娘、崔慎、崔會在他們身後跽坐著;崔澹、清平郡主坐於右側,崔敏、崔英娘亦在他們後頭正坐了。崔簡一人孤零零地坐在一旁,望見他們走進來的時候,原本有些沉鬱的小臉立時便明亮起來。
長榻前擺著兩方茵褥,崔淵與王玫雙膝跪地,鄭重地向崔敦、鄭夫人行禮。
“拜見阿爺、阿孃。”
“兒王氏,拜見阿翁、阿家。”
兩人便像是說好了似的,都不用“父親”、“母親”這般正式的稱呼。如今連皇室父子都喜愛用“耶耶”這等親暱且肉麻的稱呼,更顯出家人之間的親密,世家也早便已經不拘泥於這些了。
崔敦、鄭夫人頷首,喚他們起來。
王玫趕緊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軟履,輕聲道:“兒不擅女紅針黹,給阿翁、阿家做了雙軟履,卻不知合不合適……”
見她瞧起來性情很是溫和,崔敦撫了撫鬍鬚,滿意地笑道:“有心了。”
鄭夫人也溫柔笑道:“瞧著卻很是不錯,也費了不少心思罷。”她命侍婢將軟履接過去,便又有婢女捧了個木匣過來,交給丹娘:“你入了我們崔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