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父立下功勳得以封侯,與嫡兄也頗為融洽,但他庶子出身,這麼一個能幹人,要說對臨江候府沒一點防備是不可能的。

他成長於臨江候府,數十年來,心腹肯定有的,一部分他沒帶出來,繼續藏匿在府中,探聽各種訊息。

知己知彼,才能更安心不是?

這些人手,在紀祖父去世後,由紀宗慶接手。

後來,紀皇后正位中宮,她的野心很快便被紀宗慶知曉。

紀宗慶完全不認同,元后留下皇太子,太子殿下既嫡且長,雖年幼但一貫聰敏好學,皇后不該有非分之想。

靖北侯府與臨江候府觀念迥異,漸行漸遠。紀宗慶是繼皇后堂兄,以後是非必然不會少,因此,他開始往皇后母子身邊放下眼線,已備日後之用。

這並不難,因為當時皇后身邊的人,都是由臨江候府送進去的,他有不少心腹藏匿在侯府,這些積年世僕毫無疑點,使上一把勁,就成事了。

這些眼線一直待在坤寧宮,後來皇后膝下的二、三兩位皇子到了年歲,要遷往皇子所居住。於是,其中一小部分也跟過去了,成為魏王府陳王府的原始班底。

這些是第一批人,哪怕在皇子所不算很受重視,但兩位皇子封王開府,他們還是獲得了管事之職。

這就是金箔名單人員構成的緣由,一直由紀宗慶秘密掌握著。

等到後來,皇太子長成,入朝參政,果然賢能恭謙,有大才。紀宗慶欽佩讚歎,認為只要太子殿下登基,王朝必然再度煥發生機。

好吧,他心裡其實很明白,昌平帝並不英明,好在還有一干忠心能幹的保皇黨支撐著,王朝才沒有現出頹勢。

而在這個時候,靖北侯府已與臨江候府徹底分開,紀宗慶是中立保皇黨,拒絕參與奪嫡,人盡皆知。

他是紀皇后堂兄,不支援她,其實已經是隱隱擁護太子了。

這些惠及了紀婉青,正是如此,她這般敏感的身份進了東宮,還能有一席之地,皇太子還有機會對她和顏悅色。

她撫了撫紙箋,有些黯然。

這些人手眼線,本應該傳給她的兄長的。可惜兄長英年早逝,叔父無能,父親無處可託,最後只得到了她的手上。

當初僅是捨不得兩代人心血的行為,如今讓紀婉青派上大用途。

這已是她立身倚仗。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聯絡上這些人手,其他問題的延後再考慮。

紀婉青先把聯絡暗號牢記在心,然後再細細看了名單幾遍,將大小頭領以及他們的具體職務記下來。

事涉絕密,她不想留下痕跡,隨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