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幼時喜好周禮,酷愛模仿祭祀禮儀、擺列祭器,年輕時做過路過管理倉庫(即“委吏”)和牛羊的小官(即“乘田”),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區域性區域性長兼檢查部長兼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
孔子執政時,立即將擾亂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殺掉,以嚴肅法紀,因而名動一時。
孔子執政僅三個月,就使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
同時,孔子還透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
孔子一向主張“張宮室,抑私門”,所以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
結果觸怒三桓之中的季氏,不得不離開魯國,周遊列國。
一生奔波勞碌,卻無諸侯賞識,唯有弟子相隨,求問學識。
六十八歲時,在弟子冉秋努力下被迎回魯國,雖然被敬稱為“國老”,國君與三桓時常請教於他,但是依舊是“敬而不用”。
當時天下公學把持輿論,只有貴族可以學禮儀,明典籍,孔子率先開始教授私學,以至於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
晚年,孔子垂垂老矣,又不得重用,於是專注於修改註釋經典,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改《春秋》。
在改《春秋》時,魯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
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
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
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霑衿。
叔孫氏聞之,然後取之。
弟子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
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因為思及自己出生時有麒麟現世,如今無端麒麟被殺,孔子認為大不詳,於是停止修改《春秋》。
並寫下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此乃“獲麟絕筆”之典故是也。
不久,其長子孔鯉早逝,哀而成疾,與世長辭。
臨死前悲呼“太山懷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弟子子貢守靈六年,門人弟子聚集墳冢之處守孝,築室而居,號稱“孔裡”
周天星辰抖動,萬物悲鳴,孔子羽化而成仙頭頂《論語》、《春秋》、《禮》、《樂》,一股濃郁“仁愛”之氣縈繞,前往火雲洞,拜見三皇,成就聖賢之位。
本章節由16k書友上傳
第230章孔子開闢道場,老子出函谷關
第230章孔子開闢道場,老子出函谷關
“仁;親也。”
“仁者;情志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為仁。”
“上下相親謂之仁。”
“溫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仁者;可以觀其愛焉。”
………………………………….
浩浩蕩蕩三千里至仁至愛清氣匯聚成一股洪流,不知其寬,瀰漫周天,隨著孔子抑揚頓挫的唸誦《詩經》而不斷掀起朵朵浪花。
勢連天界,名號火雲;青青翠翠的喬松,龍鱗重疊;倚猗挺挺的秀竹,鳳尾交稍。
丹壁上更有些分分明明的金碧影,低澗中只見那香香馥馥的瑞蓮花;洞府中鎖著那氤氤氳氳的霧靄,青巒上籠著爛爛縵縵的煙霞。
碧水跳珠,點點滴滴,從yu女盤中洩出;虹霓流彩,閃閃灼灼,自蒼龍嶺上飛斜。
真個是福地無如仙境好,火雲仙府勝玄都。
水火童子正手挎竹籃,採摘藥餌,不料天際突然撲下一股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