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嵐就含混地說了一句:“皇后娘娘更喜歡把孃家的女孩嫁給四皇子吧……”
正說著,陸文廷回來了。
說話間,陸文廷走進了屋子。他穿一身淡青色袍子,上頭織著隱隱的淡金暗花,這幾年,他長得愈發高大,高高的鼻樑、大大的眼睛,長得極俊美。但和絕大多數養尊處優的二代們不同,他年紀雖小,卻英氣勃勃的,舉手投足間淵停嶽峙,頗有千軍萬馬指揮若定的風範了,讓人看了便有安全感。
陸抗準備讓他今年便考武舉人。若是考中了武舉,就有可能分配到軍中任職,紀氏覺得他年紀小,還有些捨不得。
陸文廷這是剛剛從外頭行獵回來,“母親,”他一身是汗,笑道:“我上你這討口水喝。”
說著避開了陸清嵐下首的椅子而是坐在了陸清嫻的下首。這幾年他實在是被這個妹妹給捉弄怕了。
陸清嵐不滿地癟了癟嘴,陸文廷假裝沒看見。
紀氏急忙讓人給他上茶,他就著茶壺咕嘟咕嘟地喝了一大壺,這才吐出一口氣。他看了看紀氏,又看了看陸清嫻,然後說出石破天驚地一句話:“海表哥回來了,我在城門處瞧見他了!他說回府見完了舅舅舅母就到咱們府上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76章 定親
“什麼?你說的是真的嗎?”陸清嫻手中的賬本“吧嗒”一聲掉在桌子上。
紀氏也問:“海哥兒真的回來了?”
陸文廷看著姐姐的表情十分滿意,道:“那還有假?”
紀氏忍不住伸手打了他的腦袋一下:“你小子怎麼不派個人回來說一聲,就這麼沉得住氣!”
陸文廷捂著腦袋道:“我回來說不是一樣的嗎?孃親你趕快叫人準備飯食,晚上我要和海表哥喝一盅,讓他好好給我講講大周的風土人情。”
到了傍晚,紀海果然來了。
紀成和陳氏剛見著兒子,話還沒說兩句呢,兒子就要往未來的老丈人家裡跑,心裡哀嘆人家是有了媳婦忘了娘,這小子媳婦還沒娶進門呢,就把娘給忘了。
夫妻倆一商量,乾脆跟著兒子一塊兒來了。
那邊紀氏早早地就給陸宸送信過去,陸宸在翰林院熬了幾年資歷,去年年底的時候,剛在父親陸抗和哥哥陸瀚的幫助下到禮部任職,任儀制清吏司主事,升到了正六品,掌朝廷諸禮儀式、清宗室封贈、貢舉、學校等事,能從翰林院一步轉到六部之一禮部,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等再熬熬資歷,升遷起來就更加容易了。
陸宸接到了妻子的通知,早早便從衙門裡回來。這邊下人通傳說紀家人到了門口了,陸宸便領著一家子去迎接。
眾人在二門相見。因為兩家是準親家的關係,這兩年走動得比之前還要頻繁,可謂是經常見面,陸家所有的目光一時全落在了紀海的身上。
紀海穿著一身石青色的袍子,初看沒有什麼特殊,仔細看時,卻見那袍子上頭用暗線繡著一種長了三片葉子的草,風格頗為特異。
半年不見,紀海也長高了,可能是風吹日曬的緣故,面板黑了些,不過看起來卻更精神了。經過樑先生一年來的調、教,十七歲的紀海褪去了青澀和毛躁,整個人看起來風度翩翩,極為儒雅。
單是這份樣貌人才,就令陸宸和紀氏很是滿意。
陸清嵐和這未來的姐夫是極熟的,就走上前去問他:“表哥,你這身衣裳,是不是從大周那邊帶回來的。”
紀海呵呵一笑道:“表妹好眼力,這衣裳正是從大周那邊帶過來的。”
陸文廷也走上前來,十分熟稔地伸手摸了摸他的那件衣裳道:“我怎麼覺得這料子和咱們大齊的料子有所不同呢?”
紀海道:“大周地大物博,布料也和咱們大齊有所不同,大齊的料子以絲麻為主,而大周則是以棉為主,以麻為輔,兩種料子各有所長……”侃侃而談說起兩國的紡織品的優劣來了。
陳氏看著神采飛揚的兒子,覺得與有榮焉,笑道:“好了好了,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還是進屋再說吧。”
紀海這才停住了長篇大論。
整個過程中,陸清嫻一直沒和紀海說話,只是目光有意無意地就那麼黏在他的身上。
紀氏招呼兄長一家子往裡邊走,紀海路過陸清嫻身邊的時候才小聲問了一句:“嫻表妹一向可好?”
陸清嫻“嗯”了一聲道:“我很好。”就這麼一句話,臉迅速就紅了。
紀海看著她,只覺全身上下充滿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