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其實已經是不祥之地,梁惠帝不知道是真的沒意識到,還是在裝糊塗,竟然在宮內有那麼多宮殿的境況下,也沒有提出將東宮改在其他的地方。
梁惠帝沒有說,而底下的大臣也沒有說,宣王在出完太后、正孝太子的殯後,簡單的舉行完冊封典禮,便帶著家眷住進了這不詳的東宮。
宣王成為太子後,這一位新太子,彷彿給整個朝廷也帶了一絲不同的氣息。
新太子在還是宣王的時候,行事向來低調,在讀書人之間也有好名聲,雖然看著平平常常,難得的卻是沒有一絲不好的地方。等到他成為太子後,行事竟然越發低調,戰戰兢兢做事,溫文有禮相待所有大臣。
即使一些原本並不看好新太子的大臣,心裡也是不得不服氣,這位新太子,可是比那正孝太子要好得多了。
梁惠帝對此只是冷眼旁觀,而待新太子的態度比之先前的正孝太子,卻看不出半絲的父子親情。
朝中風雲變化,最終還是塵埃落定。
袁叔萬依然做著他的戶部尚書,每天忙忙碌碌,宣王成為太子,對於他似乎沒有半絲的改變。
倒是袁太夫人心裡有了一絲別的念頭,聞家的親事作罷,而宣王突然成了太子,讓她想起了劉賽君。劉明山雖然如今只是舉人的身份,可是他如今在太子的手底下做事,將來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而劉賽君也因此在袁太夫人眼裡鍍上了一層金。
即使京城中還有不少的官宦人家小姐可以選擇,可是袁太夫人都不熟悉,此時在她眼裡,劉家與她最熟,劉賽君也成了她認為的好人選。
袁太夫人委婉的與袁叔萬提了這事,袁叔萬卻是笑著搖了搖頭,告訴了袁太夫人一個讓她十分震驚的訊息,劉賽君已經成為太子的女人了。
☆、第八十一章
袁太夫人乍然聽聞這個訊息,心裡除了羨慕劉夫人的好運氣,還有些許不相信。
畢竟劉賽君的資質,袁太夫人也不可能真的不知道。雖然頂著書香世家的名氣,可是真正看著相貌,其實比錢昭君還要差些,只能說一句清秀罷了。
太子能看中劉賽君,實在是有些令人費解,袁太夫人也只能夠將此歸結於劉賽君的好運了。
袁太夫人有些酸溜溜的想著,這會兒卻是有些可惜自己的女兒袁香芙年齡太大,嫁的太早,不然憑著袁叔萬倒也可以攀一攀這沖天的富貴。袁太夫人倒是並沒有想到自己的兩個庶女,雖然袁香蓉與她也是比較親近的,可是她心裡到底有幾分私心,她的親生女兒都沒能夠攀上那富貴,一個丫鬟生的庶女,憑什麼要比自己的女兒高一頭。
至於袁香棠,袁太夫人嘴角忍不住冷笑,除非她腦子真的出了問題,才會想到去抬舉秦姨娘的女兒。
袁太夫人只恨的自己沒有再生一個女兒,不然怎麼著都該比劉賽君強一些。
劉賽君雖然只是太子的侍妾,可是畢竟是太子,而不是普通人。只要不出意外,他日太子登基為帝,像劉賽君一般的小小侍妾,都能夠藉著這股東風坐上高位。更別說若是好運能夠誕下太子的子嗣……
袁太夫人一想到這些,臉上都要控制不住流露出遺憾之色。
可是袁叔萬在這裡,她也不想讓自己的這點子有些見不得人的小心思讓袁叔萬知曉,最終只是有些怏怏然的開口道:“這劉賽君,可真是好運氣。”
袁叔萬聽了袁太夫人的感嘆,臉上只是笑了笑,並沒有說其他的話。
劉賽君憑藉的自然不是好運氣,或許連袁叔萬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位劉家小姐竟然能夠與太子扯上關係。
劉明山並沒有帶著劉賽君和劉夫人離開京城,而是一道兒進了還是宣王的太子府,宣王對劉明山算是器重,還特地劃了一個小院子給劉家人,因此,劉明山也將自己的父親從老家接了過來。
劉賽君離開袁府的時候,雖然事情並未張揚開,但是到底有些灰溜溜。她到底清高,袁叔萬的拒絕,對她而言,尊嚴上的傷害多過於情感上的傷害,明明事情並未傳開,可是她總覺得其他人都在看她的笑話,也因此她覺得沒臉見人了。
不過她很快便振作了起來,下定決心定然要找一個比袁叔萬還強的。近水樓臺,還是宣王的太子便成了她的目標。而且,宣王也十分符合劉賽君心中的夫婿人選,位高權重、溫文爾雅……
劉賽君雖然長相僅是清秀,可是腹中確有幾分才華,清高的氣質也讓她多了一份吸引人之處。
紙鳶傳情,論詩作詞,一來二去,二人之間真有了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