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是個溫和性子,但並不代表她沒有主見,眼見大兒媳婦寸步不讓,她也硬氣了起來。說這些糧食是自己兩個兒子奉養自己的,說起來是大房給自己養老,可她一顆糧食沒吃大房的不說,還日日補貼家裡。她自己的糧食自己有權利做主,憑啥胡氏要在這裡指手畫腳。
這些話將胡氏堵得一口氣兒接不上,回去心口疼了好幾天,才稍微好了些。不過她也是個強勢的,當初崔氏的糧食是直接放在灶房裡敞開吃的,並不是崔氏自己收著,她直接拿了一把大鎖,去將灶房裡放糧食的櫃子鎖上了,這鑰匙就只有她一個人有,也就是說除了她誰也打不開,崔氏自然不能再偷拿糧食。
崔氏被氣得不輕,站在院子裡罵了胡氏好幾場,可惜胡氏並不接她茬,就當她是放屁。
所以說崔氏段數不如胡氏高,也是被兒媳婦摸清了不是個太胡攪蠻纏的性子,若是換成陳婆子那樣的婆婆,估計早去村裡罵大街去了,胡氏最後還是要服軟的。不過崔氏也並不是沒有辦法的,在屋裡想了一日,扭頭就去找三兒子預支明年的錢糧了。
這次她打定主意,以後糧食就鎖在自己櫃子裡,想吃就吃,想拿就拿,免得受大兒媳婦的鉗制。
梅氏把盧嬌月點撥她的話,跟喬氏說了一遍。
喬氏想想也是,盧明山雖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例如人懶(不愛乾地裡活),喜歡灌馬尿,馬尿喝多了就不是他了,恨不得跳到房頂上去。但他不愛幹活,可在外面撈錢的本事個頂個兒,若是沒有二房一家子和周進在一旁襯著,盧明山在大溪村裡賺錢的本事是數一數二的。
他雖愛喝酒,但喝多了就是話多,卻從來不像村裡有些漢子那樣,喝醉了就拿媳婦撒氣。且他賺錢都從來不亂糟踐,都是拿回來讓喬氏攢著,所以跟村裡這麼多婦人們比,喬氏的日子算得上是過得很滋潤的。
男人待自己好,女人就容易心軟。想想男人就這麼一個親孃,又不是太過分的要求,索性就由著他吧。免得因為這事兩口子起了隔閡,因小失大。
所以第二天盧明山就去大房家,和崔氏說給她錢糧的事,不光只有三房給,二房也給。
崔氏坐在那裡哭了好一會兒,抹著眼淚直道以前都是她和老頭子糊塗了。事實證明,曾經在她嘴裡都是白眼狼的兩個兒子,還有兩個總是挑唆兒子和家裡不合的兩個媳婦,都比她總是護著的兒子媳婦強。
可哭歸哭,後悔歸後悔,可這並不妨礙其他別的事情。就好比崔氏現在雖然感嘆兩個兒子好,這並不妨礙她哭完以後,拿著兩個兒子給的糧食去補貼女兒。即使這種行為會讓兩個兒子感到很厭惡。
且讓她現在來選跟誰過,她還是會選擇盧明川。一是盧明川是大兒子,老人都有大兒養老慣有的心思,二來也是崔氏不放心大兒子一家,都這樣了,沒她看著怎麼成。再說了她現在也明白自己還能幫著些大兒子,如果真跟二房或者三房了,少了一家的奉養,大兒子一家日子不是過得更苦。
在崔氏心裡,她並不是只顧女兒不顧兒子的人。
只可惜現實會讓她失望了,因為世事無兩全,哪能魚和熊掌都可兼得,可以預料接下來她的日子不會過得太順心。
為了不引起矛盾,崔氏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從二房三房那裡要來的糧食,她分成了兩份,一份給了盧桂麗,一份拿回家。給盧桂麗的那一份,連家門都沒有進,就被她送過去了。
現如今盧桂麗的日子過得很辛苦,侍候兩個病人,且兩個都不能動彈的,光日裡侍候兩人吃喝拉撒,就夠她受的。
崔氏到杜家的時候,盧桂麗剛從杜寡婦房裡出來。
她模樣有些狼藉,蓬頭垢面的,衣裳上還被潑了一身棒子粥。
杜寡婦恨盧桂麗,若是沒有她,兒子不會殘廢,若是沒有她,兒子這會兒指不定已經考上秀才了。很多人出了什麼事,從來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會遷怒在他人身上。
也許這樣會讓自己好過點兒,但誰知道呢?
一見女兒這樣,崔氏就哭上了。
“你說說你這樣到底是為了啥,人家不感激你呢,恨不得殺了你。”
盧桂麗垂著頭,沒有做聲。換成以前她早就哭上了,也不知是被生活磨礪得麻木了,還是怎麼,她竟然沒哭。
等崔氏哭完,她才小聲道:“娘,我就算離開這裡,家裡也容不下我了,不如就這麼過著吧。能過一日算一日,不能過了,大家就一起死。”
這話讓崔氏更加傷心了,想去打女兒又下不去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