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尹吉甫私宴張仲及其它友人,主菜便是“炰鱉膾鯉”。到宋朝時,文人墨客們無魚不歡,蘇東坡、歐陽修、梅堯臣、范仲淹、黃庭堅……這些傢伙都是生魚片的忠實粉絲。

生魚片不僅文人墨客們喜愛,老百姓更是喜愛。每年陽春三月,東京城西郊的金明池會開放幾天,以供人釣魚,這時候百姓們拎著魚竿、扛著砧板、揣著刀具來到金明池畔,把魚釣上來以後,直接就在岸邊刮鱗去鰓,切成薄片,蘸著調料大吃起來。

這種叫做“臨水斫鱠”,是東京汴梁一大勝景。

所以,從三月開始,整個大宋朝便進入了瘋狂的吃魚季節。一直到入冬,魚兒們潛入深水肉質不再鮮美為止。

魚片經常使用的就是生鯉魚片,雖然鯉魚曾被唐明皇兩次下明令禁止捕撈,可是滿朝文武百官和全國百姓沒一個給他面子的,就在他第一次釋出禁令沒一年,十六歲的詩人王維在《洛陽女兒行》詩中寫道:“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將唐明皇的臉抽得啪啪響。

而名氣最大的魚膾材料是鱸魚。晉惠帝時一個叫張翰的人看到滿天飛舞的黃葉,忽然想起現在家鄉到了捕撈鱸魚的季節,腦子裡回憶出來的生鱸魚片搭配蓴菜羹下茭米飯的味道讓他淚流滿面,禁不住高歌一曲: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唱罷,隨即辭官回鄉吃鱸膾解恨去了。

“從此之後,鱸膾這個詞便成了鄉愁的典故!寫詩詞時若寫鄉愁便可以用鱸膾兩個字代替。比如,故鄉鱸鱠牽歸思,近砌蛩聲攪夜眠。”安木將這些話說給了站在一旁直流口水的大郎聽,聽得大郎一愣一愣的。

大郎只顧得點頭,絲毫沒覺得這句詩有什麼不同之處。倒是斫魚的寧氏聽出了不同之處,將這句詠了又詠,聲調抑揚頓挫如同在唱歌。

呂氏不識字,只覺得這句詩聽著極順耳,便也跟著問:“真是好聽吶,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下句?”

安木急忙擺手,“沒有下句,沒有下句!這個是兒胡亂想出來的,千萬別往外面傳。”

“大姐,你怕何來哉?也叫那些窮酸措大們聽聽,我家大姐才六歲做出來的詩都要比他們強過萬千倍!”寧氏不以為然的撇撇嘴,“我天天在書屋外面賣飯食,聽得那些措大念什麼‘水流東去塵滾滾’只覺得耳朵都聽出屎來了,我看都沒有大姐做得好聽。虧得那些措大們還有臉說自己看了多少書!要我說,個個不學無術,只會裝腔作勢。”

呂氏和聶氏向來唯婆母命是從,聞言立刻點頭表示同意。

“別傳出去,千萬別,”安木著了急,這可是剽竊啊,明明不是自己做的詩怎麼能理直氣壯的說出去呢。她只覺得雙腮泛紅,臉上滾燙。

“阿姑說的對!也叫那些窮酸措大們聽聽,什麼叫真正的詩,他們做的那些酸不溜秋的哪裡能叫詩?”呂氏笑吟吟的,“就比如前一段,大姐教我念的那些看雲識晴雨的,我就覺得比那些窮酸們高出一大截去。”

“啥看雲識晴雨?”寧氏將魚斫好之後,仔細的碼到一個白瓷盤裡,又往旁邊點綴了幾朵大紅的海棠花,看起來紅白/粉相間,煞是好看。

呂氏便將前一段穀雨時,安木教她唸的幾句諺語給背了出來。

“大姐,這可是好東西,你在哪裡學會的?也教我幾句。”寧氏聽大兒媳講完後,立刻轉過身和安木說話。

---

推薦好友婼瀾新書農門悍妻簡介:彪悍穿越女為和離,看她如何踹渣男,斗極品,帶領兒子奔小康,用雙手收穫自己的幸福…

第56章生事

更新時間2014…4…30 23:00:45 字數:3091

“這是前一段兒在書房一個暗格裡找到的,是先嚴留下來的幾篇不成文的稿件之一,裡面有幾篇是天氣諺語,有幾篇是新作。兒準備整理一下,讓人刻成雕版出個十幾部,留在家裡讓子孫後代做個紀念。”安木語調微微有些低沉,言語裡頗為可惜。

安舉人確實是一個全才,不僅經義做得好,詩詞曲賦也是極為出色。更重要的,他不是一個讀死書的人,懂經濟、懂農事,除了有些識人不明,可以算得上一個完美的人了。

呂氏和寧氏看到她的臉色不好,便知她為安舉人難過,不敢再多說話,只是默默地做著手上的吃食。

一會,吃食做好。便在正院客廳裡擺了一席,先上了四個看盤,分別是環餅、油餅、棗塔、兔形餅。又上了鹽浸毛豆、涼拌豆腐、鹹豉、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