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璣入內後瞧見太醫一臉為難地立在一旁,步子一頓,跟著快步上前,緊張地詢問太醫可是有何不妥。
太醫心裡苦,這夫妻兩個一人追問一輪。
太醫又將方才跟楚明昭說過的說辭跟裴璣複述了一番,裴璣聽說無事,這才舒了口氣,揮手示意太醫退下去,轉頭對楚明昭道:“你猜我方才在清寧門那邊遇見了誰?”
☆、第一百二十章
楚明昭不太有心思猜,輕嘆道:“我猜不出,你直接告訴我。”
“是麗妃,”裴璣坐到楚明昭身畔,“我看她在門口彳亍,上前詢問她所為何事,她說她想解釋一下承華宮走水那件事。”
“那件事她不會真的參與了吧?”楚明昭攢起眉。
裴璣道:“一問便知。”
韓氏進來時,瞧見裴璣屏退左右,又見楚明昭冷冷瞥她一眼,一時恐慌,撲通一聲跪下,用生澀的漢語道:“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楚明昭指了指方才太醫用來寫脈案的紙筆,道:“把事情經過寫出來。”
韓氏忙忙應聲。
韓氏寫得十分詳盡,足足花了兩刻鐘的時間。寫好之後,又檢查答卷似的從頭到尾檢視了一遍,這才恭恭敬敬地雙手捧給裴璣。裴璣伸手抽過那張紙時,她忐忑間暗裡瞥了裴璣一眼,又趕忙垂下頭。
宗主國的皇太子殿下生得比畫中人還好看。她的漢語學得尚淺,不知要如何形容這種絕好的容貌氣度。她只是覺得這樣的人就好似天上的日月,只可仰望。
韓氏正自出神,就聽裴璣的聲音醴泉一般淌過來:“就這些麼?”
韓氏一怔,連連點頭。
楚明昭湊到裴璣身側對著那張紙看了一下,暗道之前的猜度是對的,韓氏只是被人忽悠了。
韓氏說,她初入宮廷的時候,先去拜見了皇后,後來身邊的宮人提醒她應當去拜會一下得太子獨寵的太子妃,她覺著有理,那日便備了些見面禮來套近乎,誰想到竟會遇到走水那樣的事。
楚明昭原先也認為韓氏是被人收買了,但轉念想想,這是不可能的,除非韓氏想做朝鮮國的罪人。
宗主國的威望神聖不可侵犯,朝鮮國國王連死後的諡號都要宗主國皇帝給賜,麗妃再是如何也不會幫著外人將宗主國的太子妃劫走,否則搞不好宗主國這邊雷霆震怒,出兵征討,朝鮮國就直接亡國了,到時候她就不用面對她的同胞們了。
楚明昭心中暗歎,果然是一個時代一個形勢,在這個時代,周圍那些蕞爾小國都要對著華夏跪下叫爸爸。她如今覺得興許大周之後不會有清朝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大約可以持續發展下去,不知道後世的歷史軌跡會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裴璣向韓氏問起那個攛掇她的宮人,韓氏說前幾日那宮人就調走了。裴璣思量一回,揮手示意她退下。
韓氏惶惑無措地抬頭,這就可以走了?
楚明昭見她呆愣愣地杵在原地,也擺手示意她下去。
韓氏回神,不安地問道:“殿下,娘娘,你們不怪我了麼?”她真是唯恐得罪了這兩位。
“此事與你沒有干係,”裴璣將她方才寫好的那張紙折了兩折擱到桌上,“回吧。”
韓氏原本吊著一顆心,擔心被問責,如今見狀,覺得太子殿下真是通情達理,行禮謝過,退了出去。
臨出殿門時,她暗裡睃看了裴璣一眼,見他正側首跟楚明昭低聲說著什麼,神情極為溫柔。
韓氏心中微微震盪。她如今不過二八年紀,卻遠嫁異國他鄉,嫁的還是能當她父親的人。
她跟其他姐妹被進獻上來時,裴璣恰巧也在。他當時朝著她們幾個淡淡掃了一眼,她見到裴璣的容貌時當下驚為天人,心跳如擂鼓,紅暈生雙頰,還期待著皇帝將她賜給這位剛過弱冠的皇太子。後來皇帝也的確是有這個意思,但這位太子爺的面色立刻就冷了下來,皇帝無奈擺手,將她們幾個都收入了後宮,分別給予了不同的分位。她父親是正一品堂上官,她長得又出色,皇帝封她為麗妃。
韓氏心中苦澀,她自一入宮就總聽人說太子妃命好,果真半分不假。
韓氏走後,楚明昭忍不住感慨:“範循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範循是想讓裴璣誤會麗妃跟他有所勾結,這樣在劫走她的同時,就能順手挑起戰端,給裴璣再添一樁麻煩。
楚明昭又想起麗妃方才走之前似乎朝著裴璣偷看了一眼,打趣他道:“我怎麼覺著麗妃在你面前尤其誠惶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