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與皇帝再起衝突,已經暗示過她了。
眼下太后又提給陸寶林升位份的事,其實也是這個意思——這個時候不要與皇帝頂著來,只要別讓袁淑妃養孩子就行了,大不了就交給陸寶林自己養,反正若是大家手裡都沒個子女,那中宮就永遠壓鍾秀宮一頭。
“都準備好了,這個月就給她辦了。”皇后其實真不怎麼想給陸盈升什麼位份,然而到了這個時候,也只能如此了。趙家現在是越來越不聽話,趙充儀近來跟袁淑妃還有些走動,竟似乎是要聯成一黨的意思了,皇后不能不有所忌憚。
“聽說皇上明年還要加開恩科。”太后嘆了口氣,“這個時候,你務必安份些。”明年是皇后三十歲的整壽,皇帝藉口給她過千秋節,加開了一科秋闈。這事聽起來好像學子們是借了皇后的光,其實只要主考是皇帝的人,上來的人當然就會為皇帝所用了。
皇后不服氣地道:“若說主考,咱們有多少人薦不得的。”於閣老是文臣,所結交自然也以文臣居多,說起主考來,確實是於黨合適的人極多。
“皇上還要開武舉呢。”這方面,於閣老可是沒人能任什麼主考。
“母后,若是皇上真把孩子給袁淑妃養了……”皇后忽然覺得有些害怕起來,“皇上如今——”皇上如今跟於家可是離心離德了,將來,局勢會變成個什麼樣子呢?
太后眼裡閃過一絲冷光,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看了一眼皇后的肚子:“你這肚子,也實在是不爭氣。”
皇后頓時紅了眼圈。難道她不想生嗎?這些年來尋了多少太醫,喝了多少湯藥,人人都說她身子並無大礙,可就是生不出來。說起來,皇帝跟她並不十分親近,每月來她宮裡不過三四次,有時候還不——這樣子,她生不出也是正常的。可是從另一方面說,那些小妃嬪們,皇帝親近得也不多,仍舊能懷上,又顯得她不正常了。
“我看,讓你父親在族裡再尋個合適的人吧。”太后終於淡淡地道,“總要有個於氏所出的皇嗣才最好。”姓於的嬪妃生下的孩子,袁淑妃是死都沾不上邊的,而有了這麼一個皇子,於家再想做什麼都方便了。
“再送人進來?”皇后的眼睛立刻瞪圓了。
“那你想怎麼樣?”太后看她這樣兒就來氣,忍不住提高了點聲音,“你能生,還是於昭容能生?”別說皇后,於昭容也早就不怎麼能見得著皇帝了,若不是身邊養了大公主,跟住冷宮也沒啥區別。
皇后忿忿地捏著手指,半晌才道:“若是如此,陸氏這個孩子也不需要了。”
太后真想抬手給她一巴掌:“你簡直糊塗透頂!真以為你給袁氏下藥,皇上就不知道?”若不是她善後,說不準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呢。
皇后目光頓時閃爍起來:“母后說什麼呢,我不懂……”
太后抬手點了點她,想說什麼,又覺得簡直是白費口舌:“罷了,我不與你多說。總之你若再敢有什麼舉動,不必皇帝,我先廢了你!於家的女兒有的是,再找一個來代替你想也不難。”
這話說得其實有點嚇唬人了。於氏一族的女兒的確有的是,然而於閣老這一支現在卻沒有適齡的,所以一時之間再要想挑個有資格被立後的根本找不到。但是太后若真是發起狠來不再支援皇后,皇帝就能架空她,即使不被廢,幽居中宮沒有實權也夠她受的了。
皇后被嚇了一跳,不由得委屈起來:“姑母——”
到這時候就叫姑母了。太后真是不想跟她多說:“總之你給我安份一些,不許再鬧了!”皇后到底知不知道,這些年她任性而為,給於家帶來的影響都是什麼?不過,也得怪太后自己,總想著只要皇后生個皇子,一切就都定了,於是也由著她,然而誰能想得到,十幾年了,皇后硬是連個蛋都沒生出來呢?
皇后悻悻答應了一聲,不想再坐下去,起身走了。太后衝著她的背影嘆了口氣:“你們看好了她,上回的事,再不許發生了。”
青玉連忙應是,見太后一臉煩悶,便替她揉按著太陽穴,一邊將些好的訊息撿出來說給太后聽:“承恩伯嗣子的事定下來了,挑了個六歲的小孩子,過幾日就開宗祠記在名下。那孩子的娘早死了,給了他爹些銀子也就罷了。”
那親戚也是窮極的,賣了兒子,還能得銀子再娶一房媳婦,何樂而不為?且他是於氏一族極遠的親戚,根本不住在京城,也虧得於思睿能把他找出來。只是那孩子瞧著笨笨的,六歲了也不識一個字,看起來不像個多有前程的模樣。
“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太后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