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了一下言辭:“崔姑娘久居南方沿海,對內陸水土本就不適,加以大婚在即,必將遠離父母,所以內心憂思,在所難免。”
崔夫人輕輕撥出一口氣,還好還好,這女孩子到底是年輕,只會用閨閣女兒之心來揣測,以為崔秀婉害怕遠嫁。這解釋合情合理,說出去也不會對崔家有什麼損害,反倒顯得崔秀婉眷戀父母,有孝心。
“那,這些方子……”
“從前的方子其實無甚大錯,只是必要崔姑娘放開懷抱方能見效。如今既然又添了咳嗽,我再擬一張方子,不僅疏肝健脾,還要潤肺了。”桃華抬眼看看崔秀婉,“不是我危言聳聽,思慮傷人,可大可小。崔姑娘最初只是小症候,可纏綿至今,已經傷身了。若再不自疏懷抱,拖延下去也會成為重症。”
崔夫人嚇了一跳:“真有這般嚴重?”
桃華想了想:“夫人,身心乃為一體。夫人定然也有所體會,若是身子不適,心情也會有些抑鬱。崔姑娘由鬱傷身,身弱則心更鬱,如此迴圈,則必然每況愈下。病在腠理不能治,則至膏肓奈何?”
“那要怎麼辦?”崔夫人有點慌了。惡性迴圈的話她不會說,道理卻是很明白的。
“多多出外走動,疏散心情。”桃華下筆如飛寫了一張單子,“心病還需心藥醫。”老實說,不解決崔秀婉不想嫁沈數的問題,吃啥藥都沒用。
崔夫人心事重重,勉強堆起笑容:“多謝蔣姑娘了。”示意丫鬟取過一對珊瑚鐲子來,親手給桃華戴上,“廣東那邊的東西,這顏色就是你們女孩子戴著好看,拿著玩罷。”
桃華心想這倒有點受之有愧了,不過這東西或許更多的作用是封口費:“夫人太客氣了。我也是做女兒的,捨不得遠離父母是常情。只是崔姑娘將貴為王妃,這樣的好姻緣,做父母的也就安心了。崔姑娘想想這個,也就能放開懷抱了。”
崔夫人暗想這女孩兒看起來年紀不大,說話倒是冠冕堂皇,臉上的笑容便更真心了一些:“你說得是,這孩子,就是捨不得家裡人。”不管外頭怎麼傳,這就是理由了。
☆、第73章 猜疑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看很多親一直說退婚退婚,必須說明一下,先帝定下的親事,沒有退婚的可能,只有崔秀婉死,或者至少對外宣佈是死了,才能不嫁。否則無論是崔家還是沈數,都沒有權力退婚的,即使是現在的皇帝都不行,因為那是他父親定下的親事,所以大家彆著急,沈數肯定不會娶崔秀婉的,但也不可能是退婚的方式
到底今日是崔幼婉的生辰,診完了脈,眾人便都回園子裡去吃生辰宴了。
銀硃關了門,這才輕輕籲出一口氣,剛才有那麼一會兒,她真怕是崔秀婉的心事被人瞧破了。
崔秀婉臉色也微微有些蒼白,卻道:“你怕什麼。任她醫術如何精通,難道還能診得出人心不成?”
銀硃忙道:“是奴婢膽子小。只是姑娘,方才那蔣三姑娘已經說了,姑娘這病已是有些重了,萬不可再拖下去。後頭熬的藥,姑娘可不能再喝一回倒一回了。”
崔秀婉冷笑道:“你聽她危言聳聽呢。做郎中的還不都是一個樣,只會把病往重裡說,若是治好了,就見得他們的本事了。”她雖然嘴硬,但想想這些日子身上的確虛弱,又的確是於脾胃不適之外又添了咳嗽,便不敢再堅持下去。
銀硃看她臉色,心裡略略鬆了口氣,又小心地勸道:“姑娘,奴婢說句逾越的話,其實安郡王——”
她尚未說完,崔秀婉就冷了臉:“住口!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不外乎是安郡王皇家血脈,做了郡王妃如何如何的榮華富貴,我只不稀罕那些!且他自小就招了太后和皇上的忌,現在不過是有個舅舅手裡還掌著兵權,太后一時才不敢動他罷了。跟了他,如今看著好,將來還不知怎樣呢!且他一個武夫,到了京城裡一無是處,還連累了我……”
想到端午節那日在行宮門口受的侮辱,心裡不由更加忿恨起來:“更不必說西北是個什麼地方,若是將來跟他去了,只怕我活不過幾年。”說著又要傷心起來,嚇得銀硃連忙勸慰,再不敢提安郡王一個字。
崔秀婉掉了幾滴眼淚,心緒方疏通了些,自己拿帕子擦了,道:“如今這蔣三姑娘說我該時常出去走動,倒是件好事,這幾日我就跟母親說要出門散心,你去給他送個信,出去的機會多了,總能見得著。”
銀硃心裡暗暗叫苦,終於還是忍不住道:“可是——姑娘,老爺和夫人是不會答應姑娘……”
崔秀婉自己何嘗不知,只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