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否則她縱有什麼寶石山珊瑚樹的,又如何好搬到獵場去呢。

桃華聽見玉雕水仙四個字,不由得抬起了頭,待看見被宮人捧出來的那塊玉,不由得變了臉色——這東西怎麼又跑到宮裡來了!

原本她還想著,能找個什麼機會從曹家把這東西弄回來,可若是已經進了宮,現在又要做為彩頭送出去,那豈不是不知會落到哪裡去?但願不是那一塊玉吧?剛才太后說是于思睿送的,靖海侯家跟于思睿從來沒什麼大交情,應該不會送給於思睿,或許只是相似的東西?

皇帝只是就著宮人的手看了一眼就點頭:“這個倒合適。等到了獵場,母后再拿出來罷。”之後就叫宮人又捧回去了,從頭到尾,桃華也只瞥見了個大概。

桃華真恨不得立刻把那塊玉搶過來好好看看,可是在壽仙宮中連她說話的地方都沒有,也只能強自按捺著聽皇帝跟太后扯圍獵的事。

秋初圍獵,是本朝的習俗,馬上打來天下,後世子弟總不能立刻就弓馬之事全拋了。不過這習俗也是一代疏似一代,即以現在的皇帝來說,也不過三五年才去一次。此次為了考驗這些勳貴子弟,場面倒會比從前更盛大一些。

不過宮裡的女人們倒不在乎場面是否盛大,她們在乎的是究竟誰有資格隨駕。這可不是去曲江別宮看競渡,距離不遠,人人有份。南苑行宮地方狹窄,也只有最得寵的幾個妃嬪能跟著去。

皇帝隨口就點了袁淑妃、於昭容和趙充儀幾位高位嬪妃,皇后的臉色就有點兒陰沉,環視殿中道:“陸寶林身子尚未痊癒,就不要去了。”目光移至末座,忽然道,“倒是有一事——蔣氏是吳綵女薦來的,如今確實醫術精湛,太后也大好了,如此說來吳綵女無過而有功,皇上看,是不是該賞她?臣妾覺得,升至才人如何?”

吳綵女原是正六品的寶林,前幾日才被皇帝貶了末等的綵女,今日皇后一句話就要升到正五品的才人,在新入宮的嬪妃裡頭已經是數一數二了。

桃華冷眼旁觀,見太后眉頭微皺,看了皇后一眼,彷彿不是很贊同她現在說這話。想來也是,皇帝剛貶的人,皇后就急著提起來,未免也太露痕跡了。

不過皇帝似乎早就習慣了這種事,隨意地點了點頭道:“皇后說得不錯。將前日那對海棠寶石簪子賞給吳才人。”說完,還仔細端詳了一下新晉的吳才人,似乎才注意到她的容貌似的。

桃華用眼角餘光看見皇后的臉瞬間就更陰沉了,看著吳才人的目光也有些不善,不由得又悄悄瞥了一眼皇帝,卻見皇帝起身道:“既然定下了此事,母后好生休息,朕也先回去了,還有政事要處置。安郡王跟朕來。”他從吳才人身邊走過,忽然又停下腳步看了她一眼,對杜內監道,“這琉璃耳墜子太俗豔了,再加上那對水晶耳墜罷。”

吳才人連忙伏身下拜:“謝皇上。”臉色卻有點古怪——皇帝嫌她戴的耳墜子俗豔,雖然加賞是榮耀,可是單剛才這俗豔二字,也夠她成為後宮笑柄了。

果然皇后毫不客氣地就笑了:“吳才人,皇上喜歡雅緻的妝扮,你也學著點。閒暇無事的時候多讀幾本書,自然就好了。”

吳才人出身雖是小官人家,無奈有繼母在上,並沒好生請人教導,的確讀書不多,這大家都知道,真是無可辯駁,只能低頭應是。

太后不覺又皺了一下眉頭。吳才人讀書不多,皇后卻是自小就請了先生來教導的,做姑娘時也是琴棋書畫皆通,怎麼做了這些年的皇后,那些書倒好像都還了先生似的,論今日之舉止,實在也不像個飽讀詩書的樣子。

不過她總不好當著眾嬪妃們的面教導皇后,便擺了擺手令眾人都散去,只將皇后留了下來。

沒想到她還沒開口,皇后已經抱怨起來:“母后,皇上開口就要袁氏隨駕,走到哪裡也不忘帶著她,成何體統!”

太后心裡頓時一氣:“袁氏是淑妃,僅在你之下,如何不可帶?倒是你,皇帝才貶了吳氏,你今日就急火火地要提拔她,是成心打皇帝的臉麼?”

皇后這會兒也有點後悔了:“是我大意了——想不到吳氏就入了皇上的眼!”倒是她給了吳氏引起皇帝注意的機會了。

簡直是雞同鴨講,牛頭不對馬嘴,太后想起太醫囑咐自己不宜動氣,只能儘量把氣平了平:“你是皇后,做出這等妒嫉嘴臉來,才是成何體統!”記得這孩子剛立後的時候還不是這樣的啊。

殊不知皇后也委屈呢。立後之初,她當然是賢良淑德的,要不然也不會把當時的太子良娣袁氏封為淑妃了。可是賢良淑德屁用沒有,到現在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