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多數人在看見進化成果的時候,沒有及時考慮自己是不是被淘汰的那一個。
顯然選拔賽重開的第一輪,已經不是作戰水平的比拼,而是重回身體素質的比拼。
新機甲的面世,等於將這個判定標準,從後期專業的軍事訓練,殘酷的被提前到了選拔賽裡。
軍部的人看見訊息後,稍稍放鬆了一些。
不是他們規則變態,制度不人道。而是這個真的屬於機甲手的硬性要求。
總有人不願意相信事實,想要繼續留在這裡訓練,堅信自己能夠適應。
但是,就算適應,那也是有限度的。如果連三夭的速度和感測度都無法接受,他們軍部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讓他再去適應真正的機甲。
雖然很殘酷,但這是事實。
第二天的比賽,連勝原本的對手,是一位偏遠軍校的學生。實力初期評判,位於中下水準。
連勝登入準備。
結果在開賽之前,那位仁兄,似乎直接棄權了。
於是連勝在機器裡多等了半個小時,直到系統重排,給連勝重新分配了一位對手。
不少觀眾陪著她等了半個小時。見她終於開始載入場景了,迅速坐正,準備分析。
“無論是哪一場,都感覺機甲用起來有點卡卡的,想看大將軍的比賽。”
“目前沒有看見新機甲大發神威的感覺,反而束手束腳的,感覺學生撐不住,有點遺憾。”
“想看大將軍對季班的比賽。感覺大將軍如今都已經超神了。”
“季班那邊比完了嗎?”
“9點15的場,好像已經比完了。手操沒有暈速的情況啊。想多快就多塊,輸入距離就智慧操控了。這樣對比起來季班的手操機甲比感測機甲都流暢了!”
感測機甲開起來不夠流暢,卡頓。學生素質撐不起機甲配置。諸如此類,其實都是正常現場。
畢竟他們的都是新機甲,接手才七天時間。聯盟大學的教程裡,也完全沒有過專業的機甲駕駛課。
而季班呢?從六歲起就自己設計操作指令,還參與了機甲製作。對自己的機甲瞭若指掌。
都市城區場景。
連勝載入場景完畢,直接朝著地圖的對面開始前行,同時探測對方的存在。
調出小地圖,開啟推進器前進。不斷加速,靈活的躲避周圍障礙物,似乎對周圍極熟悉,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張隨機地圖。
直角過彎的時候,她抽出長劍,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