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來越放鬆自然,她還把後世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上,不僅讓學生們練習讀寫能力,聽說能力也給他們訓練。

不過現在華國還沒正式普及學英語,教材都沒有相關錄音可以聽,她有點兒煩; 因為學生一堂課上完下去沒有複習的話,第二天又會忘記。

也不是他們不愛學習,而是英語基礎真的很差,哪怕能考進來的,也沒幾個是系統學過的; 特別容易忘記。

而且相關的配套習題也很少; 完全不像後世那樣全民學英語的狀態,市面上什麼樣的教材什麼樣的資料什麼樣的輔導班都有。

大概真的是學英語條件最簡陋的大學生了。

姜可可既然擔任了他們的英語老師,便是很負責很想把他們交好的,要知道馬上就是改革開放; 到時候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交流基本都是用英語,英語人才很是欠缺,如果他們就這麼半桶水過去; 怕是工作過程中會出問題。

也不是沒有過因為翻譯交流問題而導致合同告吹或者資料出錯的; 她可不希望這種事發生在自己學生身上。

想了想; 姜可可便跟外語系的系主任商量,能不能他們找外國人或者講英語比較標準的人來錄一些教材磁帶,並且編寫一些題給他們練習呢?要在短短四年內成才,題海戰術姜可可還是比較認可的,聽說讀寫,都要進行題海戰術,這樣才能短時間內學好。

姜可可相信這兩屆大學生的勤奮,他們努力刻苦熱愛學習珍惜學習機會,但是就是學習條件太差了,教材跟配套聯絡都特別少,也很難進行聽力練習和發音練習。

這確實是件重要的事,外語系的系主任是位中老年教授,早年留洋過英國的,文化運動時候也是受到了迫害,不過她並沒有因為文化運動時候遭受的苦難就對生活抱怨,或者認為不必要盡心教學生,學生是白眼狼什麼的。

相反,越是經歷過文化運動,她的心性越是堅韌,能活著沒有受不了自我瞭解的,內心都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堅韌,而且她覺得這兩屆學生也大都是給文化運動耽擱的,對他們有認同感,覺得他們是一樣的人。現如今國家給了機會時代給了機會,他們就要抓住好好努力。

她看到了這兩屆學生們的勤奮,也看到了他們想要讀好書的心願,她願意儘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成材,也願意為學校為社會為祖國培養人才。

系主任姓鍾,她對破格錄取來做老師的姜可可是比較認可和欣賞的,當初考核姜可可是否有資格成為老師的時候她投了贊同票的,也是比較支援她為學生們更好學好英語提出的想法。

她早年留過洋思想會比較開放一點,不會像一些老教授那樣墨守成規,其實本來外語系的老師教授就應該比較新潮開放點,如果他們都故步自封,自己教學生認識世界走出去?

學語言是為了更好交流,也是為了更好地看見世界。

因此,鍾主任不會說姜可可一下弄個擴音器上課一下穿成那樣花裡胡哨怎麼怎麼樣,她覺得姜可可這樣很好,像個外語系的老師,年輕富有朝氣,又有改革創新的精神,當然實力也是很強,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姜可可英語一團糟教課也一團糟還弄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她大概就會覺得這人不怎麼樣了。

好在姜可可英語是沒話說的,因此,系主任還是比較欣賞她,眼下聽她說為了學生能更好學習英語能不能找人錄教材,系主任還是比較認真考慮的。

“這樣吧,你回去寫一封報告給我,詳細跟我說說你的想法,我看看實施的可行性和效果,到時候再做決定。”

最後鍾主任這樣對姜可可說道。

姜可可沒意見,她現在就像是剛入職場的小新人,對工作充滿熱情,尤其是臺下一群學生都是認真刻苦不調皮搗蛋那種,對教學的熱情就更大了。

學生們:是老師你太小了我們不忍心欺負。

全班年紀比姜可可小的就沒幾個,年紀能當姜可可父母有四分之一,其他都是哥哥姐姐,更別提姜可可臉嫩,走出去跟學生站在一起都沒人覺得她是老師,好多次有其他班的同學過來找她的學生,看了眼講臺就說,“哇你們老師走的好快啊,我們老師經常拖堂,今天難得不拖堂過來找你,沒想到你們老師走得更快。”

或者到了上課的時候別班的學生還沒走,“你們老師來的真慢,每次我們教授都很早到。”

這類的話每次聽到學生們都神秘一笑,大聲喊了句“姜老師!”

學生中間的姜可可抬頭,“同學怎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