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對不起呀,我抓太緊了。”軟軟糯糯的嗓音和抱歉的小表情令人沒法生氣。
媽的,這嬌軟下來完全抵抗不住啊。
江寄餘有時候都會忍不住懷疑姜可可是不是換了個人了,但是想想又覺得不可能,雖說她之前是對自己沒有好脾氣,可是也不是沒有乖巧的時候,而且看著乖,脾氣也是挺驕縱的,就像那天在地裡頭,不順著她說不搭理人就不搭理人。
或許是之前接觸沒現在這麼頻繁,又或許是確認婚約會取消自己對她再沒束縛,她態度就軟和下來了吧,畢竟從前父母也是好友,小時候他們也算一起玩過。
這樣一想,江寄餘倒是分不清自己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她這改變了。
把手帕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來還給她,“那天謝謝了。”不管怎麼樣,能像現在這樣平和相處總比相看兩厭來得好。
手帕早早洗過了,今天帶在身上也是想著她可能會出門來好順道還給她。
見她接過放回斜挎包裡,江寄餘才道,“下午三點前要在這兒集合,晚了的話只能自己走路回去。”
走回去一般知青都吃不消,更別提是姜可可了,所以她用了點了點頭,保證自己絕對不會遲到。
江寄餘嘴角翹了一下,隨即壓下去,語氣恢復淡淡,告別完就上車開往糧管所。
姜可可目送他離開,自己也沒等其他人到來,畢竟她投稿的事不想那麼快就讓其他人知道,現在自己的話題度在村裡已經很高了,沒必要再多新增話題給別人嚼口舌,而且她晚點還要去廢品回收站一趟,看看能不能弄到教材,所以就更加不必跟人群一塊兒了。
到了郵局剛想寄信,倒是先看見旁邊豎著的小黑板上寫有她的名字,表明有她的信和包裹。郵局的郵遞員對於較遠的村鎮都是不給派送的,往往是寫在黑板上等人到鎮子趕集時候來拿,或者當地的村支書也可以幫著領回去,不過要開具證明。
原身的父母每月都會給她寄東西,數數日子,這個月也差不多是信件和包裹到的時候了。姜可可也沒馬上就去領,她還要先買其他東西,帶著包裹不方便,等辦完其他事她再回來吧。
於是把信寄出去後姜可可直接往廢品回收站走去,上次被江寄餘打斷,這次得先過去看看,最好能找到一整套的教材。
在不上工那段時間姜可可除了寫作也有把數理化叢書那本書拿來試做,數學方面還好些,物理和化學那是差不多都丟給老師了,好在她是準備報考文科,但想要考個好學校數學也得加把勁才行,結合教材的話沒準能喚醒更多從前上學的記憶,讓知識點更加通透。
鎮上的廢品回收站規模不大,是瓦房加露天大院那種,守在門口的是個老爺子,穿著老頭背心坐在屋簷下搖著把蒲扇,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原因,感覺他懶洋洋的,沒什麼活力。
看見姜可可到來反應也不大,“賣東西還是買東西?買東西自己進去找,關著門的房間不能去,其他隨便,找完後來這給錢。”
業務是很熟練了,看來其他人也經常來這‘淘寶’啊。
不過姜可可也沒有掉以輕心,還是先表明自己只是過來找教材的,不是碰什麼違禁物品比如書畫啥的,畢竟她也不知道這老爺子是真疏於管理還是咋樣,謹慎為上。
然而進去看了之後才知道老爺子為什麼一點不在意了,因為裡面真的是純粹是廢品,廢紙片爛掉的搪瓷缸等等,小說寫的那些什麼古董字畫完全是瞎掰扯,想來也是,這世上本來就不缺能鑑定古董又有遠見之人,哪有那麼好真的留給你撿漏,真要撿漏那也是早幾年的事,現在都七七年了,能撿漏的都被撿漏了,剩下的就真的是廢品了。
不過姜可可也不是來‘撿漏’的,所以並不介意沒有古董字畫什麼的,她往書紙那邊去,仔細地翻找教材。
雖然很雜亂,但好在還是能找到教材的,只是要是從小學找到高中,那教材數量就會有點多,姜可可覺得自己可能要拖著走。想了想,最後還是隻拿了初中和高中的文科教材,然後花錢跟看守收費站的老爺子買了個粗麻袋,畢竟這書有點髒,她沒辦法說服自己抱著或者放進斜挎包裡。
半拎半拖著這麻袋姜可可又繞到郵局去把包裹和信件取了,錢的話暫時還不用,她身上還有,也真花不了多少,小鎮物品少,上次採買那些日常用品也就花了十來塊,其他的都不知道往哪花。倒是很想買手套和床簾,手套平時上工戴,床簾則是為了在宿舍有個私密環境,她其實很不習慣跟其他陌生人住在一起,沒半點兒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