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心思就轉了過來,臉上帶了笑,“你喜歡他嗎?如果是喜歡他而不是因為一時的感激或衝動處的,媽媽就不反對。”
“你不嫌棄他窮嗎?”許多人都覺得江寄餘配不上自個,姜可可也很好奇邱娟儀是怎麼想的,她處物件是很認真處的,如果時候到了要結婚都可以的那種,可不是隨時分手的。她擔心邱娟儀以為她只是簡單處物件,日後如果要結婚忽然各種反對挑剔了,那可不行。
要說換做別人姜可可還不會問這個問題,畢竟這年代在華國父母允許處物件就意味著允許結婚,但是邱娟儀是從國外回來的,思想比較開明,不會有處物件一定就要結婚的想法。
邱娟儀聽到姜可可這個問題卻笑了,反問,“你嫌棄他窮嗎?”
姜可可搖搖頭,要是她嫌棄就不會跟他處物件了。
“那你覺得他會一輩子窮嗎?”
姜可可又搖搖頭,不說知道原著內容,就是不知道姜可可也不覺得江寄餘會是一輩子沒出息的人,他又聰明又上進,還有責任心,這樣的人不說大富大貴,也不會把日子過得多差,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江寄餘不走原著的道路,也能頂起一個家。
“既然是你處的物件,你不嫌棄他窮又不認為他一輩子沒出息,那我還阻攔幹什麼?而且現在處了物件又不是馬上結婚,我還有時間觀察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到時候才能給出更客觀的評價。
眼下你跟他處物件我是沒意見的,感情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你們去磨合,而婚姻才是兩個家庭的事,如果江寄餘這些年人品沒跑偏,我想我是不會反對你們的。”邱娟儀很是開明道。
姜可可聽了都忍不住把野菜丟到一旁抱住邱娟儀了,撒嬌道,“媽媽你真好。”
她就知道她的媽媽是跟其他人不一樣的!
咦,這個想法怎麼有點奇怪?
為什麼她會知道?沒等她想清楚,姜可可又被邱娟儀一番話吸引去了注意力。
“就知道嘴甜。”邱娟儀點了一下她的小鼻子,“說來也是緣分,想當初你們小的時候我和你爸爸跟你江叔叔莫阿姨還給你倆訂下了娃娃親,想著以後你倆長大要是看對眼了,就給你們辦婚事。要是沒看對眼,那也做對兄妹。
後來我們出國一走十來年,以為這事要吹了,沒曾想兜兜轉轉,你倆還是給湊到一塊去了。要說當時兩家還交換了信物呢,只可惜我們家當時走的時候沒想到一去那麼多年不能回來,落在家了,現在回去家裡房子給人佔了,信物也不知丟哪去了,還有點可惜,也不知道俊俊把信物留下來沒。”
“什麼信物啊?”姜可可好奇問道,她不知道原來兩家訂的不僅是娃娃親,還是兄妹親呢,要是跟江寄餘沒看對眼,那也能做兄妹,有他這個哥哥也蠻好的。
不過,當然還是現在處物件更好啦,兄妹哪能這麼親近。
姜可可心裡正美滋滋偷想著,就聽得邱娟儀道。
“玉佩啊,並蒂蓮的玉佩,掰開來就是兩塊月牙狀的。當初還有一塊小小的水滴型吊墜,是跟那玉佩同塊玉做的,可惜後來給你戴著,也不知被你丟哪去了。”
!!!
姜可可瞪大眼睛,“月牙形玉佩上有一朵花,那花是並蒂蓮?還是我跟江寄餘定親的信物?還有一塊水滴形的吊墜被我弄丟了?”
第72章 現實問題
說起這玉佩的來歷; 其實跟姜可可還有些關係呢。當年還沒出國的時候,有日姜可可生病好不了總是啼哭不止,剛巧有天一個道士路過討碗水喝,聽到孩子的哭聲,說是有緣法,拿了一個水滴形的玉佩給孩子戴上,也是奇特; 小小的姜可可戴上之後還真不哭了。
當時江家夫婦也在,見這麼靈,有些小迷信,江父就大著膽子問道士還有沒有,也想給江寄餘求一個。
那位道士搖了搖頭; 表示只有這一個。頓了頓; 又看了眼姜可可和江寄餘,最後給了跟水滴形玉佩同塊玉雕刻出來的並蒂蓮的玉佩,說若是戴的人對了,可以保姻緣; 夫妻順遂。
那時候江父很有父愛,好的東西都想給孩子,江寄餘是他親兒子,姜可可是他最好朋友的閨女,平時也是當自家娃看待的; 便跟大家商量; 說給他們訂下個娃娃親; 一人一半,不過先不給戴上,等以後長大兩人看對眼了再給雙方,若是沒看對眼,那就做兄妹。
還是年輕的父母,自由戀愛結的婚,自然希望孩子也是自由戀愛。
當時兩家說好了便一人一塊收起來,想等合適的機會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