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才到汴京兩天,就遇到了楊家兒郎。
“他們安穩下來了,為什麼不到太原來找咱們?”九娘很不解。
“家道中落,孤兒寡母,咱們若翻臉不認人,她們怎麼辦?”八娘挺能理解的。
“咱們家是那種背信棄義的人麼?”九娘覺得受到了侮辱。
“賭不起啊。”八娘道,“今兒張夫人可是一句也沒提婚約的事。”
九娘想想,也是,“咱們要對大嫂好點。”
晚上,折氏和張夫人關起門來說悄悄話。
張夫人倒也坦誠,說過往的事,大家都別提了,“當家的出身低微,我不識字,也不會女紅,大娘跟著我,吃了不少苦頭,小娘子該學的,我也教不了,做楊家的長媳,大娘不合格……”
張夫人只求折氏瞧在以往的情分上,關照自己閨女一二。
折氏卻說,“大娘不會女紅沒關係,我也不會,大娘不識字,也沒關係,她今年才15歲,跟著八娘九娘一起讀書也不晚,楊家長媳不需要長袖善舞,也不需要才情滿滿,楊家長媳需要的是堅毅,大度,韌性和包容。咱們都是武將家,夫君都是拎著腦袋在拼殺,夫君倒了,咱們就得當起這個家……”
張夫人道,“大娘倒是挺潑辣的……”
“我瞧著也是挺利索的,你就放心吧,大娘讓我來教。”折氏道,“大郞過兩天就回來了,你若瞧不上眼,咱再兩說。”
張夫人嘆氣,“齊大非偶啊……”
“武將家起起伏伏得多了,誰能說得準日後……”折氏也唏噓。
“大郞若瞧不上,你別勉強。”張夫人還是憂心閨女,“我知道你和將軍都是重義之人,可過日子還得他們自己過。”
“我雖沒生閨女,可將八娘和九娘也是疼在骨子裡的,”折氏安慰著,“你的擔心,我懂,依你,若孩子們不對付,我給大娘做乾孃。”
雖然不知道大郞的觀感如何,八娘九娘挺喜歡這個大嫂的。
大娘有些敏感,但並不自卑,對楊家兄妹彬彬有禮,刻意交好,但並不卑躬屈膝,有主見卻又不是一根筋。
沒兩天,大郞就回府了,和張家娘子瞧對了眼,兩人的婚事終於敲定。
折氏請人看了婚期,大喜的日子就訂在三個月後。
楊家終於要辦喜事了,整個府裡都喜氣洋洋。
而潘府則是籠罩著一片烏雲,潘夫人火大的很。
壽王蹴鞠隊竟然將潘仁美的侄子給踢出了隊伍,還是壽王親自踢的!
六郞是以主力隊員的身份空降的,大家自然很不服氣,奈何小眼睛站了出來,非議聲給勉強壓了下去,給六郞以空間展現本領。
六郞在場上秀了一腳,當即贏得了大半隊員的讚歎,連潘三郞的眼睛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