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他便沒說話。

周誠志道:“大隊長,俺們隊商量好了,要現在西河那邊開挖,那裡地勢高存水少,挑了去澆麥子,底下淤泥挖出來漚肥,正好繼續深挖打井。”

張根發立刻看向另外幾個隊長:“你們覺得呢?”

周明貴看了周誠志一眼,沒吭聲。

陳福海喊道:“聽大隊書記的。”

張根發道:“我覺得吧,咱們還是得先挖南邊的河溝子,挖深一些。”

那個地方顯眼,正好在去往公社的路南,來往人都看得見,那是他的政績。

要是挖在西河那裡,都是田間小道,別人看不見,只有自己人實惠罷了。

周明愈道:“我覺得還是西河崖那裡好,那裡地多。”

張根發立刻拿周明愈那天開會時候的話堵他,“等挖好了南溝,存夠水,咱們慢慢往北邊引不就好了?年輕人不要那麼死板。”

周明愈:“……”

莫茹:這貨越來越蠢萌了,都讓人恨不起來。

於是大隊書記拍板,先挖南溝。

會後周明愈問隊長,周誠志一臉的無辜,“我本來就想挖西河那裡。”

周明貴肩頭一抽一抽的,小聲道:“咱們書記有個毛病這輩子改不了,只要二隊隊長說什麼,他就一定要唱反調,這是吃飯喝水一樣的習慣。”

……

將軍廟子的幹部也抽調勞力先去三村交界的地方挖水泡子,這裡挖好,到時候可以從周家村西河引水。而西河可以往南通到周家村南面的水溝,那條水溝就是三村通往水渠的最近之路。

草泊兒一想自己村不在水渠的線路上,還是要從周家村引水,最方便的就是三村交界的平塘。

這麼一想,他們也派人去那裡挖,允許周家村先專心挖南溝不用派人來這裡,但是等這裡的平塘挖好以後,三村共用。

三個村還煞有介事地簽訂了三村湖共用合同,讓公社的幹部給做了見證。

張根發事後跟張德發琢磨:“我怎麼覺得被他們坑了呢?”

張德發:“你就不該給你們簽字,讓他們自己瞎搗鼓,保不齊都搗鼓不成,沒有你出面,那倆大隊的幹部才不會給他們面子呢。”

張根發深以為然。

先鋒大隊安排好耕地、參加公社修水渠之後就安排挖南溝的工程。

四個生產隊把南溝以南的位置分段,一個生產隊一段,要求把此處深挖六米,有泉眼最好,沒有也不強求,到時候把原本河溝子裡的水引出來,再去挖河溝裡的淤泥。

淤泥用筐子運往地頭,跟開春以後村裡各家豬圈裡盤出來的大糞放在一起漚肥。

盤糞以前也是個大工程,每家男人都要把自己家豬圈攢了一冬天的糞扔到院牆外面,因為有人家不養豬,加上雞少了大半,今年比以前少了不少糞。

所以這些淤泥也十分珍貴起來。

二隊的隊員們受自己隊工分值的刺激,而且周誠志說要給社員們加餐,每天菜里加兩勺油,窩窩頭摻玉米麵做成純糧食的不加菜纓子,所以隊員們幹活兒格外賣力。

正月十五之前按照風俗不推磨,所以冬天的時候,周誠志安排人每天不停地推,攢了好些缸的粉面子,足夠吃到正月二十的。

有糧食當後盾,隊員們幹活兒就賣力。

一隊就算沒那麼好卻也不太差,可三隊四隊就不一樣。

不但老人瘦骨嶙峋的,男人也沒好到哪裡去,挖河第一天就暈倒倆男人。

一個是趙化民,一個是張成發。

周誠志去找陳福海和周玉貴一問,他們倆隊的應急糧和備用糧居然也吃得差不多了!

這會兒比過年時候還慘,天天喝稀黏粥,連煮地瓜都沒!

因為好地瓜都要煮爛在水裡當稀飯,這樣數量多,容易分。

周玉貴慘兮兮地道:“俺們現在吃去年挖回來的爛地瓜。”

去年地瓜大豐收,男人們去大鍊鋼鐵,女人們收不完收不動懶得收,一大半的地瓜都扔在地裡或者埋在坑裡。

結果冬天不夠吃的,就只好去挖回來。

可惜凍爛的地瓜還真是難吃得很。

其實不只是三隊四隊,另外有些村的生產隊比他們還慘。

那些生產隊開食堂的時候大吃大喝,兩個月把囤糧就吃光,之後學城裡限量供應。

按照糧食入股和工分來分,大人一股,一天一斤,倆孩子算一股。如果入股的糧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