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和元槿年齡差不太多。
心中所思所想被滿腹的好奇所代替。元槿不由得加快了步子,往廳裡行去。
一進屋子,搭眼就看到了椅子上端坐著的陌生少女。
她柳眉杏眼,五官清秀。身材瘦高且窈窕。
元槿看了她一眼,就上前去給先生問安。
姚先生看到她後,先前的笑容愈發深了許多。
“這幾日可還好?”姚先生執了她的手上下打量著,點點頭,“看上去不錯。”
元槿笑道:“謝謝先生關心。讓先生掛念了。”
楊可晴在旁“咦”了聲,說道:“端王妃如今瞧著和以往可是有點不同了。”
元槿當她是在打趣,就順著話茬說道:“當然不同了。髮飾不同了,髮型也不同了。”
她如今已經嫁了人,細節處自然和以往均不一樣。
楊可晴卻眨眨眼,搖頭道:“不是不是。我是瞧著小舅母比以前漂亮了。”
這樣說著,她又仔細多看了幾眼,而後嘖嘖讚歎。
“真的不太一樣了。真的又漂亮了。這是為什麼呢?”
不知怎地,元槿忽地想起來,藺君泓昨日在馬車上強壓著她的時候,調笑著說“多來幾次會更漂亮”的話來,頓時羞得滿臉通紅,不敢接話了。
姚先生有些瞭然,忙岔開了話題,讓人端了茶來給元槿潤潤喉嚨。
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了溫婉的少女聲音。
“這一位就是端王妃嗎?”
聽到她開口說話,楊可晴又坐回了椅子上。
姚先生笑道:“正是她。”
而後姚先生又與元槿說道:“這一位是鴻臚寺少卿蕭大人的女兒。”目光中滿是讚賞。
元槿頓了頓方才想起來,這位“鴻臚寺少卿蕭大人的女兒”是何許人物。
鴻臚寺少卿蕭大人當年還是光祿寺署正的時候,與同在光祿寺任署正的袁大人相交甚深。
兩家的女兒便成了關係甚好的手帕交。
袁大人如今升任了光祿寺少卿,蕭大人也已經調往鴻臚寺任職。
袁大人可是身份不同一般。
他父親是三品指揮使,他的女兒,正是三皇子的正妃。
而這位蕭大人的女兒、三皇子妃的手帕交,便是……
“蕭姑娘前幾年回家為母守孝,如今剛剛回京不久。”姚先生在旁為元槿介紹道:“蕭姑娘是京中有名的才女。往後你們可以互相認識認識,多交流下學業。”
元槿沒料到自己那麼早就見到了傳說中的“蕭以霜姑娘”,一時間,竟是不知該用什麼表情才對了。
故而她只是十分客氣地點了點頭,說道:“蕭姑娘。”
其實,以她端王妃的身份,這樣疏離客套地說一句,也沒甚不可。
不過蕭以霜卻看似前言不搭後語地說道:“往常就聽說過,端王妃的相貌在京中是一頂一的好。如今再看,當真是非我們尋常人可比的。”
元槿被人誇讚相貌多次,已經聽麻木了。沒什麼感覺。
所以,她神色平常地看了蕭以霜一眼,並未回話。
不過,姚先生卻微微皺了眉,往蕭以霜那邊輕掃了一眼。
當年蕭以霜在京中的時候,也曾經拜訪過姚先生多次,想要求姚先生收她為徒。
姚先生雖未答應,卻也對這個才學甚佳的少女留了印象。
因著之前的印象頗佳,這次蕭以霜過來,姚先生想起她來後,又看她如今行事妥帖,說話文雅大方,她這才留了對方來多說幾句話。
原本氣氛也算是頗為和諧。三人和樂融融,言笑晏晏。
看蕭以霜言談舉止落落大方,讓姚先生心中再添了幾分好感。
怎知元槿一來,氣氛就不太對了。
姚先生心下一動,並不再開口。
她順手拿了杯茶,慢慢飲著,不動聲色地留意著女孩兒們那邊。
蕭以霜轉向元槿,問道:“端王妃近日讀了那些書?學了哪些譜子?我離京許久了,對於這裡也早已生疏。”
元槿潛意識裡不太喜歡和這個蕭以霜太過接近,故而十分客套地說道:“我讀書學譜,都不過是尋常罷了。遠不如蕭姑娘才學好。”
“端王妃當真是說笑了。”蕭以霜笑道:“世人誰不知曉,端王爺文武雙全,是世間少有的好兒郎。端王妃既是能入主端王府,定然是非尋常人可比的。”
元槿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