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知道鄒寧揚止住了問話,方才退到了郭姨娘身邊,低眉斂目地站著。

郭姨娘見了鄒寧揚後,顯然有種小心翼翼的驚怕和謹慎。

她甚至不會出現在鄒寧揚身邊三尺近的範圍內。只遠遠地跟著,細聲細氣地關切說著話。

鄒寧揚十句裡答不了一句。即便回答了,也只一兩個字,十分簡短。

元槿訝然。

細想父親對待妹妹的態度,嚴厲有之,慈愛不足。

倒也奇怪。

她見兩個哥哥對這種情形混不在意,好似早就熟悉了一般,便尋機悄聲問鄒元鈞,這是怎麼回事。

鄒元鈞知曉妹妹的疑惑。想了想,只簡單說道:“前些年發生了點不太愉快的事情。”

多年之前,父親回京述職期間,在家中和郭姨娘大吵了兩次。

看看四周沒了旁人,他與元槿說道:“彼時父親回京述職。走之前,和郭姨娘大吵了兩次。”

第一次大吵,他沒碰到。只是後來聽年紀還小的鄒元欽說的。

第二次,他卻是遇到了。

他本是來尋父親,討教幾個招式怎麼練。聽見父親在和郭姨娘說話,就沒進屋,站在外頭等。

隱約聽到郭姨娘說,求將軍給她留下孩子,畢竟也是親生血脈。又不住保證,找神醫把過脈了,一定一定是個女兒。還說,自己只求有個孩子陪伴,一定會好好伺候姑娘和少爺。

最後的最後。郭姨娘提到了母親。說,當初是母親做主讓她伺候父親的。

父親的聲音戛然而止。

那些日子,父親的臉色很不好看。

再後來,父親走了幾個月後,鄒元桐出世了。

鄒元鈞知道郭姨娘是母親懷孕的時候,母親做主給開了臉的。但,自從母親故去,父親一直沒有踏進過郭姨娘的房間。

鄒元桐是怎麼懷上的,鄒元鈞隱約猜到了點。

所以,他能體會到父親當時勃然大怒的原因。

但他看著郭姨娘這些年伺候妹妹還算是盡心盡力,又不想讓弟弟妹妹知道這些齷齪事兒,就沒提。

鄒元鈞只與元槿說道:“爹在的時候,你遠著點郭姨娘。不然,父親看了怕是不會高興。”

如果不是怕他們沒人照顧,想必父親也不願郭姨娘在青蘭苑裡做主吧。

如果不是怕他們沒人照顧,想必父親也不會讓祖母和二叔一家住進來。

內有郭姨娘,外有老太太和二房。

各有心思地互相牽制著,所以都不敢亂動。

還有父親安插進府裡伺候的那些人。最起碼,能夠保他們無恙。

如今他們都長大了,父親便也不用受那些難為了。

元槿一直覺得郭姨娘既是母親當年給開了臉的,而且能夠獨自留在父親身邊這麼多年、看顧著青蘭苑,定然是極其得父親信任的。

如今看來,倒也並非完全如此。

元槿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看大哥不願多說,就也沒多問。

鄒寧揚不喜讓丫鬟們近身伺候,就找了幾個做事細緻的婆子,來他屋裡幫忙端茶遞水。

不多時,有兩輛馬車到了將軍府。

孩子們這才知道父親帶回來了什麼禮物。

——兩整車從北疆運來的上好毛皮。

看著孩子們雀躍的模樣,鄒寧揚高聲說道:“別急別急。一車是咱們的。一車是給端王爺的。”

“端王爺?”鄒元鈞奇道:“父親怎還送王爺一車?”

此時只有鄒元鈞、鄒元欽和元槿在。

鄒寧揚便直言道:“他讓人送了銀錢過來,說拜託我幫忙弄一車。”

元槿好奇,問道:“他給了多少銀子?”

這個事兒上,鄒大將軍並未明說,只高深莫測地豎了一根手指。

兄妹三個就猜測開來,是一千兩銀子,還是一萬兩。

鄒大將軍哈哈大笑,由著孩子們去猜,並不明說。

其實,藺君泓是送了一整個車隊的棉衣過去。

毛皮雖禦寒,卻貴重,且數量少。

但是,那麼多的棉衣,卻可以讓北疆的所有士兵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

不得不說,端王爺做事還是很有手段的。

明明看出了他不想和端王府扯上任何關係,就提前給他設了個套,讓他不得不心甘情願地接受交換東西的要求。

思及此,鄒大將軍的眼神黯了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