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仨很快就想到了最需要禦寒物資的地方。

“德華,這機器生產速度如何?需要多少煤?多久能製造一臺?一年能紡多少紗?”柴宗訓急切地追問道。明年是他登基的元年,他的父親已經為他打下了堅不可摧的萬里江山,他迫切地希望能有一場別的什麼政績在鞏固他在軍方的影響力。

“糊塗!”陳摶沉了臉一點也不客氣地對柴宗訓說,“機器既然要借天地五行之氣而成,用的多了自然會有傷天和,怎麼可以急切地增加生產?”

“有……傷天和?”柴宗訓有點傻眼。

“金屬義而主兵,失義則好戰必亡;木性仁而主和,失仁則好爭不讓;水育智而主節,失智則盲從不思,必受其災;火生禮而主祀,失禮則盛速亡迅,類同焰火;土為信而主誠,失信則民風亂矣!”

簡單點說,陳摶覺得這種機器用多了,容易引發戰爭,引起人們的爭勝心,讓人盲從潮流,可持續性差,並且會讓民風失去淳樸,變得市儈。

崔瑛簡直佩服這位悟道的功夫,他說得與曾經那個時代工業革命後的發展簡直神相似,他甚至懷疑陳摶才是那個真真的穿越者。

陳摶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機器需要節制,不能擴大生產的理由,而最終也沒逃掉這頓嘮叨的柴宗訓只能默默無言地也發出一聲尷尬的“呵呵”。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所有理論除了五行對應仁義禮智信是百度百科上未經證實的靠譜資料外,所有理論均為本人瞎編,感覺自己功力又增長了呢。

從我的感覺上來說,中國的文化裡對人與自然的平衡還是比較在乎的,相信沒有外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本土的工業化不會走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這是我自己一點理想主義的看法。

第94章 煙花的作用

“德華你那禮物可害苦我了,”柴永岱剛一見到崔瑛便抱怨道,“說是什麼走馬燈,結果害得我聽白雲先生唸了一通義理,晚上做夢都是天地陰陽五行什麼的,到現在腦子都是迷糊的。”

他緊緊抓著崔瑛的手,報復性地捏了一下,“今兒你得給我好好說說這個機器,我可不要聽什麼義理,只要聽那個什麼原理。”

“等閒人想見先生一面而不可得,聽了先生一晚上的高論居然猶嫌不足,您可真是……”崔瑛正正經經地朝柴榮和柴宗訓見了禮,才笑著搖搖頭,回答他的話。

“義理的事兒後面朕派些國子學裡的勳貴子弟去學學,今兒還是說說機器的事吧。”柴榮岔過話題道。這也是剛過正月十五,禮部與殿前司依舊忙碌著新帝登基的典禮,但身處其中的人此時卻沒什麼事了,流程已經商定好,只等到時候跟著禮部官員一步一步行動就行。

顯德二十三年說起來算是風調雨順,黃河沒有起舞,長江沒有氾濫,水旱蝗災雖然有但都侷限於一州一府,北邊的耶律賢正忙著改漢制,穩定國內,暫時還沒有空閒南侵,老百姓的生活相對安寧。開年之後居然沒什麼政務的柴榮和柴宗訓乾脆就召了崔瑛進宮,仔細詢問機器的事情。

“這個機器的原理其實和走馬燈是一樣的。”崔瑛這句話一說,柴宗訓忍不住掐了掐眉心,他們昨晚可以算得上落荒而逃了,聽陳摶唸叨那些似儒非儒,類道非道,兼具黃老儒墨的理論實在是讓他們這實用主義的施政者相當頭疼了。陳摶闡發義理的開頭也是這麼一句話,柴宗訓有種又要聽長篇大論的錯覺。

顯然曾經是一位優秀老師的崔瑛只要願意,還是能夠將枯燥的說明講得生動有趣的,他客氣地從侍女手中接過煮茶的小火爐,向那侍女討了六安瓜片,同時燒水泡茶。

“陛下您看,”崔瑛坐在那小小的紅爐火爐旁,一邊扇風催火,一邊說道,“這茶壺裡的水只要燒開,便能頂著那茶壺蓋兒動個不停,若這茶壺更大些,那氣只能從一個小口子出來,那股子力氣比人也差不了多少,足夠帶動輕便些的物件活動了。”

“就和這麼一個小小的茶壺一樣?”柴榮走下玉階,來到崔瑛身邊彎下腰來,用手指輕輕地在茶壺蓋上按了一下,感受那其中的力道,轉頭對柴宗訓道,“你娘說世事洞明皆學問,果然有道理啊。”

柴宗訓也圍著這機器轉了幾圈,若有所思道:“這個應該能用在不少地方?就是會砍掉不少樹?娘好像說樹對黃河影響挺大的?”

“是,樹能保持水土,減少河中的泥沙,避免水位提升。”崔瑛趕緊補充道,“不能用砍樹來補充燃料,這個要用石炭,晉中地區不少,汴梁城外也有,比木頭要耐燒得多。”此時的百姓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