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告知皇上。然而張蒼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自作主張告知內史府。
據說,因為內史府有內賊,導致錢汝君受刑。深深讓錢汝君對皇帝產生不信任感。覺得她跟皇帝沒有默契。
對於打擊人販子一事,她跟皇帝應該是利益一致的事情。
因為計劃不如想象,錢汝君生氣了……因此發了小孩子脾氣。
而皇帝對錢汝君的小孩子脾氣真的沒輒。就如同皇帝對天降災難沒輒一樣。
他並不敢對錢汝君使用強硬手段,只能循循善誘,讓錢汝君做有利他的事。
說起來,皇帝很想臭罵張蒼,都是他把他的善誘計劃搞砸。
讓他變得很被動。可惜,他沒辦法對張蒼說他心中的想法。只能讓張蒼去意會。
皇帝之前犯了一個大錯,就是沒有把他對錢汝君的重視,讓張蒼知道。
畢竟,對張蒼來說,錢汝君是一個不錯的人才,但是做麵食和按摩,對他來說,只是小道。
就算是醫術高明,也無關國家大事。在張蒼的眼裡,不是國家大事,就不應該勞動皇帝本人。
不過,身為丞相,他跟皇帝同樣重視祭祀和戰爭。之前錢汝君提供棉甲的製作方案,讓前方的將士能有保暖又具有防禦,並且輕便的戰甲能穿,張蒼是記在心裡。要不然,他恐怕連知會內史府都懶得知會。
這次錢汝君的事,他大可以不跟皇帝呈報他在背後曾經做的事。然而他思考的結果,還是對皇帝坦誠了。
他知道,對皇帝少瞞一些事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任。錢汝君的事情,皇帝遲早會知道的,與其事後被秋後算帳,不如早點說,皇帝雖然會在心裡怪他。但對他將更加信任。這絕對是一個夠本的生意。
“皇上,錢卿家這算是逃差,按理是可以將其捕回,讓黃門去把她追回來,略加懲戒,要不然皇室的威嚴將不存。”鄧通說道。
雖然皇帝不見得會接納鄧通的話,但對鄧通的話都會好言解釋,所以鄧通向來都很敢跟皇帝對話。不過,他做為一個宦官,倒是安放守己,雖然也有一般宦官貪財的毛病。但對皇帝的侍候,倒是真的實意。
他很清楚,對他而言,沒有比皇帝更好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