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他們也只有給這個價錢一個最高的上限,其實大部分的東西他們是不管的,他們管的事是日常生活用品,只要是日常生活,必定要用到的,就不允許,太貴也就是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就不願意生產日常生活用品,因為賺的錢實在太少了,但是各種奢侈品買的人又少,到了最後他們發現賣很貴,但是沒有人買也沒有什麼用,所以才開始慢慢有人投入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而製造城市才慢慢穩定下來,每一個新產品的發生都會第一城市帶來一定的波動。
這個城市因為這些活動而顯得非常的熱鬧,有些爭執,但是這些爭執在學堂島學生的判斷之下,基本上都能過,或者的平穩的解決,即使不平穩,在學堂島學生的要求,下面的人也只有遵守的份,畢竟,他們是城市的管理者,還有擁有者。
城市的人說起來是為他們而服務的,所以他們才會被抓來這個地方,順便過上好生活。
不過漸漸的有更多的人會擁護學堂島學生對於外面的那些挑戰者,他們漸漸的覺得有些不耐煩。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是學堂的學生獨自面對這些人,但是到了後來,就有越來越多當地的人開始想要防衛城市,最開始就沒有增加他們的戰鬥力,反而減弱了他們的戰鬥力。
這也是學堂島學生受傷還要死亡的真正原因,如果只有他們,而沒有當地人民百姓說實在的,他們想要逃出生路,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是為了保護人民百姓,無不要無辜的死亡,他們自己就變零了,最大的挑戰要知道對方戰爭的武器完全沒有辦法跟他們比,如果他們只有自己的人,雖然只有一兩百個人可以發揮戰鬥的能力,但是卻足以應付外面的一個萬人的部隊了,何況那些來打的人還沒有一個能夠組成萬人的部隊,能夠有七八百個人,一千個人就已經很了不起。
如果不是當地人的拖累,其實沒有這麼麻煩。
當然學堂島學生也不可能全每次都全員到齊來應付他們,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還在城市裡負責非常多的工作,所以當他們學堂島學生死亡的時候,他們也很憤怒,在思考著是不是應該要全面壓制。
但是如果要全面壓制的方法,他們這裡的人數又太少了。
所以她們讓學堂的學生回去的時候順便問錢汝君是不是能夠再多派一些人。
乾脆把這個地方一次解決,他們沒有想到他們得到的訊息是學堂島學生決定全員到婆羅洲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準備把這個婆羅洲建立成一個國家。
這裡的人民全部成為他們的人民,也就是說不出允許獨立部落的存在,所有的部落都要分散瓦解,成為村落,而且人民要經過大遷徙,當他們都是陌生人的時候,新的秩序當就會重新建立起來。
新的秩序重新建立起來的時候,學堂島學生給予他們的秩序就會成為他們的規則,就算有些人想要反抗學堂島學生派出的管理者,就能夠跟他們報告,她們只要針對這些反抗來處理就好了。
至於有些人想要逃到雨林去,現在學堂島,學生們還在研究這些人應該要怎麼處理,但是可以保證的是這些人雖然可以出來打游擊,但是已經沒有辦法影響到婆羅洲整個局勢。
婆羅洲整個島嶼也非常的大,有現在大漢的大小,如果能夠把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並且讓這個地方的人民很好的生活的話,也能夠很好的護衛這個地方的環境,錢汝君給他們的命令是他們必須護衛為婆羅州的環境,而不是給這個地方製造麻煩。
第九五一章 環保?
說實在,學堂島學生不是非常理解環境保護的概念。
但是孟子曾經說過:“斧金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孟子這個概念,他們倒是能夠認同。
在他們看起來婆羅洲這個地方比荒野更像荒野,至少跟大漢比起來,如果人住的地方,會把這些猛獸隔離。
至少人們的耕作的田野是不能夠容許這些有野獸自由來去的,這些人和動物之間似乎沒有共存的空間,唯一能夠跟共存的,也只有他們是養的牲畜。
而飼養牲畜的目的不是要把人吃了,而是人要把它們吃了。
它們是糧食,而不是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在人類活動的空間裡面居住所存在的事物都是糧食一般的存在。
不是精神糧食,就是肚子裡所需要的糧食。
而在婆羅洲,這些野生動物的眼中,人類絕對是糧食一般的存在,跟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差別,因為人類在這個地方並沒有佔優勢,所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