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部分

人類其實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受大自然的掌控。

只有控制區域性區域對人類來說,才是可行知道。

由點變成面。說起來非常簡單,在人類只存在點狀聚落的時候,危險是非常高的。

只有面,才能夠報團生存。

人在跟大自然搏鬥的時候,其實是付出了非常多的代價,結果留下一些人存活。

當我們打敗大自然之後,沒有很多天敵的情況之下,讓人類不斷的膨脹,大自然面臨最大的挑戰,在大自然幾近滅亡的時候,反撲的力量也越來越大。

但是,這時候,人類最可怕的敵人,還是人類。

最後,人類發展到擁有自我滅亡的能力。

人類畢竟沒有辦法在人口如此多的情況之下,在這片土地繼續存活下去。

因為其實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的人兒,太多的人,這個世界已經養不活了,在這個時候人們必須爭取生存的空間。

錢汝君開始動工,做正緊事,那幾個繪製地圖的人,當然不會繼續在那裡修船,而是趕快過來繪製新的後續地圖。

最重要的是他們到每個地方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知道當地是在哪裡。

用絕對位置的方式表現出來。

然後錢汝君就能夠看到相對位置了。

他們來到珊瑚礁島之後,就已經很快的把這個地方的經緯線觀察了出來。

查經緯線其實並不困難,最主要還是看太陽,然後去做換算,雖然不能夠做到,真正的非常精準,但是在這個時候的已經能夠幫到很多忙了。

至少錢汝君看到這個經緯度,大概知道這個島嶼的位置,知道了這個島嶼的位置跟附近的島嶼距離有多遠,就能夠根據地圖判斷,船隻接下來要走的方向,還有會花的時間。

“還這麼遠,我本來以為附近應該會有島嶼,不過附近雖然沒有大島嶼,但連綿不絕的小島嶼還是非常的多,這個地方已經非常接近蘇門答臘了,跟我的目的有點不太一樣。”

錢汝君哀怨的嘆道。

以前錢汝君的想法來說,其實最好的位置就是海峽的位置控制海峽就能夠控制沿海的船隻,不過錢汝君也知道這時候不要說歐洲,連亞洲都沒有什麼船隻來往在這片海域,所以在海峽興建城市的必要性,現在還不是太高。

因為海峽所在的地點不見得適合開闢農田。

雖然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就算是不種田,也能夠養活幾十萬人,但是錢汝君知道,如果忘記耕作的技術,沒有穩定的收入,對漢人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只能說是未來的目標,能夠把婆羅洲佔領下來是比較好的,為什麼不佔領蘇蘇門答臘,最主要的原因是蘇門答臘也是屬於環太平洋火環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是板塊擠壓帶,有非常多的地震海嘯會發生。

而且地面並不平坦,對於大面積的農業開發來說,這樣的環境其實非常的不適合。

而且有很多的土地是不能利用的,相對起來,婆羅洲的土地就好多了。

他算是屬於大陸殘留地塊,有很多地方,其實都是非常平坦的。

錢汝君決定不改變目標,還是去婆羅洲,只不過去婆羅洲的路程,跟蘇門答臘島比,去的路程遠多了。

本來錢汝君還想先派一支軍隊先過去處理人的問題。

現在,住的原住民族,是比較零散的,想要各個擊破,還不會太困難。

至於大國家,統治的區域可能很大,但是卻沒有辦法治理這麼一塊地方。

這個時代的統治能力,能夠達到穩定控制就很不錯了。

往往也不會有非常大的武力,對大漢來說,十萬個軍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於這些地方來說,十萬萬個總人口才是正常的事情。

即使是十萬個總人口,他們也沒有辦法把大部分的人抽離出來來替他們打仗。

因為他們要有更多的人負責生產,這個時代,更有大部分的人口是小孩。

要知道大漢有三千多萬人才能夠支援十萬個軍隊,軍隊還會發生軍備不整的情況。

如果一個只有十萬個人的小部族,想要支援的軍隊,即使是比較沒用裝置的可以多支援幾個,但是人數一定不會多。

想要在另一個地方,開始經營,一個方法是用他曾經在島上用的方法,建議用商業的模式,讓她慢慢習慣你。

但是另外一個更簡便的方法,那就是佔有,只要佔有,就需要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