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少了禍害,多了良民,也算是做好事了。
錢汝君新的到十萬多的積分,真是有資本的時候,做起決定來,也有底氣。
要是沒有積分的狀態,雖然做這件事對大漢朝有利,甚至她覺得自己也是做好事,但是她絕對不敢做,她覺得自己的行為,幾乎被積分控制住了。
想想也非常可悲。
錢汝君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積分?就是想要空間多一點實力,可以多換點東西,可以讓空間升級。
但是錢汝君為什麼要這麼做?
好像也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大漢,為了別人,為了她身邊的人過的更好。8
第六八〇章 發現好多野人
雖然基本上她本人的錢,但是錢汝君卻沒有留在身邊,而是讓身邊人拿起應用,發展事業,替大漢賺錢,如果錢汝君捲款潛逃的話,其實她一個人用,這筆財富,就是數不清的財富。但是她知道她一旦停止發展,下面無數人的生活就會出問題。
錢汝君有時候會想,會不會以前曾經經營起大財團的人,沒有辦法停止腳步,最後引來國家覬覦的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走也是死,不走也是死。
想前走,還有活命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讓自己成為這個世界最大的惡霸。
雖然即使成為這個時間最大的惡霸,基本上,最後的命運,反而是最危險的。但是也最令人嚮往吧!
因為不用被別人宰治命運,就算只有一剎那,還是令人嚮往。
等錢汝君的學堂島學生探查回來,附近方圓百里之內的隱田喝野人一空,總人數達到三千多人,讓錢汝君驚訝不已,這裡面,還有一個人,竟然曾經去錢汝君的學堂學習,因為錢汝君教學從來不看路引,人來就教。就是大部分人,必須自己保證自己的生存。
想不到,大漢對野人,這麼多。
繳稅服役的人,方圓百里繳稅服役的人,還不到二千人吧!
這二千人才是大漢人民。
但是野人竟然有三千人。
錢汝君覺得如果她到每一個村莊巡邏的時候,第一件事,應該把附近的野人收集一遍,這樣,可以直接回爐開發,連新田地都不用選了。他們選的地,以錢汝君的手段,都不用動用空間,就能夠變良田。
錢汝君有點理解這些人為什麼會變野人,這些人有一些人,曾經是大漢人,但是大漢有些地方的官員,會讓治下的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有人會想逃。
但是有沒有路引。
對於這些人,錢汝君並沒有放回去的打算,錢汝君認為,讓他們忘記過去,重獲新生,或許是最好的事情,要不然,他們揹負這過往,也是一輩子的負擔,對他們未來的生活不利。
要分辨這些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真的太難了。不如就一視同仁。
還有一部分人,或許心裡還有想法,就是逃避兵役,讓自己不用受那些艱苦的訓練。
錢汝君想了想,笑了笑,其實官府是附著在他們上面的蛀蟲,沒有他們,他們才能活的更好。
但是錢汝君卻知道,強大的朝廷存在的必要性。有些危險,必須有強大的朝廷存在,才能避免,也只有強大的朝廷存在,才可能改變吏治的脆弱不堪的景象。
抵抗強大的危險,是共同的利益,這部分還好說,但是把貪官汙吏去除掉,確實必要,但是沒有人會做的事情。
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制度上的問題。跟農民收稅,不如跟商人收稅,但是這個時代的商業,還沒有辦法支撐這個國家的支出,沒有辦法供應便宜的東西,到每一個角落。
成功的商人,賺到很多錢,但是廣大失敗的商人,還在賺錢喝賠錢的中間掙扎。
在錢汝君眼中,就算是她生活的感覺是水深火熱,但是回想起來,她過的日子,還是一樣能活的。起碼,吃的飽不是太困難。而且生活自由自在,如果不是在這個時代,還是沒有什麼人可以管的了她,他估計會直接死死算了。
生活在古代,對現代人來說,太痛苦了。
生活在現代,雖然有各種汙染,毀滅了很多物種,但是還是比古代要來的好。
之所以會覺得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日子過得不好,那是因為有了比較,有了比較,發現自己是最窮苦的人,雖然有飯吃,那也會變得沒滋味了,大部分的人,會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沒有活在當下,其實很難理解那種感受到的。
或許,比較才是人的原罪。所以不管到那個時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