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手下有非常多的人,而這些人如果不被關在某個城市,不能夠外出行動的話,在他們脫離錢汝君管轄範圍的時候,他們就會遇到危險。
只要出了城池,在大部分地方就會有盜匪。
除了金麥城附近,慢慢的被金麥城的護衛清理掉之外,其他盜匪的人數比正常的人數還來得多。
錢汝君本來以為,大漢百姓不喜歡出門。
後來才知道,他們出門是需要膽子。所以他們很多人一生都能夠躲在小小的城池不出門。
不知道史書怎麼會把大漢的人都當成淳樸的老百姓。
在她看起來,這個時代的人大部分都都應該殺頭。
要不是大漢的人口真的非常少,有大量的地方相當荒涼,錢汝君看起來都需要開發。
而開發需要人力,錢汝君若不是覺得人力相當珍貴,她會把這裡的人的腦袋都砍掉。
或者,把這裡的人全部換一批,全部洗腦。
但是由於大漢實施的家族制度,讓錢汝君不敢直接進行洗腦這樣東西。
除非她能夠掌握他全部的家族,或者不在意這些人,把所有人都洗腦,才不會引起懷疑,要不然別人估計會產生大量懷疑。
能吃飽,才會考慮到道德的存在的必要。
有了財富才會想到要別人乖一點,不要跟他搶財富。
當大部分的人擁有財富的時候,搶劫這種東西,就不會允許它發生在你的周遭。
當大部分的人都是極端貧窮的時候,他就會認為搶劫這種東西,是改變生活的一種方式,只有搶到足夠吃飽穿暖的變成人的時候,他的人生才能夠大發生改變。
在這種時候,大部分的人就會發現,城外的生活太過危險,都會跑到城市去。
到了城市就會變成好人,出了城市就會變成壞人。
而在城市以外,所有的秩序都是在家族的掌控之下,如果是一個孤孤單單的人又沒有超越其他人的能力的時候,往往他在一個地方就是被欺負的人,或者是家族比較弱小,也會變成別人欺負的物件。
很多時候,也代表他們就是被搶劫的物件。
錢汝君看來這是一個野蠻而沒有倫理道德的時代,倫理道德,這種東西並不存在民間,而是存在高官貴族而民間。
甚至能這麼說,倫理道德這種東西,存在在有好官吏管理的城池。
人們最大的使命還是擁有充足的食物來吃,之所以沒有去投注獲取更大的權力。
只是大部分人面對別的團體的都會衡量。
大部分的人依照自己的性格會選擇無低做小。
大漢時代的野蠻,就是因為吃不飽所造成的。
而吃不飽,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沒有地以外,最重要的是生產不足所造成的。
那麼想改變這個時代,就應該讓生產力大增,讓更多人能夠吃飽飯,吃飽飯之後,如果他再去搶劫。
錢汝君殺人就沒有那麼多借口,沒有那麼多同情心,因為吃飽飯還能夠殺人的,那已經是殺習慣了,沒有回心轉意的可能。
當錢汝君把在秦皇島的一千多個人放出去的時候發現,其實大部分人去的還是長安,畢竟長安你能夠聽懂人話的人比較多,所謂的精英大部分都會向長安集中。
但是錢汝君總感覺有什麼不對。
她仔細想想到底有什麼不對呢?
突然發現這個時代能夠隨意遊動的人,只有以遊學的藉口,到處遊動一般的平民百姓,不管他是聰明的還是愚笨的,他根本沒有辦法走出自己所生活的那一個縣市。
所以如果這些人沒有辦法聽到這個馬達的說明,他就不可能改變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他應該注意的是這些不認識字,但是非常聰明的人。
但是想要把人一個一個找出來,非常的困難,而且成本太高,錢汝君思考,其實很多事情就是因為錢成本太高,所以會花更多成本的地方或人就逐漸被放棄,流失在這個時代裡。
她需要在意成本嗎?
更需要援手,更需要幫忙,更需要給他一個機會的,不就是這些人嗎?
就像她幫助女人一樣,這些人,也需要幫助。
錢汝君覺得,誰先佔有強力的生產力,就有話語權。
所以她應該在鄉間多教一些女人。
說到底,教育才是改變時代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
而這些人就算不認識字,但是他們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