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孩子喜歡你了,對吧班長?”

週六全天自習,班裡的學習氛圍也沒平時那麼緊張,課間的時候大家都在亂竄。

簡凌最近在看《太平廣記》,正好看到王妙想一篇,“常善救物,而無棄物。各花入各眼,自然會有欣賞翟一諾的女孩子出現,你就別替他操心這些了,好好學習比較靠譜。”

王成顯覺得自己一點不是來找放鬆的,分明是來找訓呢。

翟一諾說完簡凌說,兩個人輪番上陣自己哪是他們的對手呀。

四月下旬,伴隨著簡凌和閆文韜兩人聯袂主持的校園廣播,早前參加保送面試的高三學子們開始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

三班的最後一排陣容慢慢擴大,教室裡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有人卻沒有任何訊息,而高考報名也要開始了。

就在全國大部分省市的高三學子準備高考報名時,教委提出了關於普通高校招生和畢業生就業的試點意見。

意見的提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從七七年恢復高考至今不到二十年,高考吸引了上億人次的學子,原因就在於考上大學就能改變命運。

大學生是國家的預備役幹部,大學教育是免費的,也就是老百姓嘴裡的吃皇糧,不用花錢,甚至於學校還有補貼。畢業後學校分配工作,下半輩子就有了著落。對於村裡娃而言,更是能夠把自己的戶口本換成城市的。

用最世俗的眼光來說,讀大學是佔國家的便宜,是對社會財富的瓜分。這也正是恢復高考當年就有五百七十多萬人湧入考場的原因。天大的好處吸引著那麼多人去寒窗苦讀,就指望著出一個大學生改換門庭。

然而現在上大學不僅收費了,而且從現在開始也不包分配工作了,畢了業還得自己找工作,這讓很多學生都急了眼。

對於高三的學生而言,沒什麼比這件事更關係切身利益了。

教室裡幾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