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今天捉兩隻雞過去給隔壁程家兩兄弟,作為昨天幫了女婿和女兒的謝禮。但因為她眼睛又紅又腫,怕過去給程家人看了,人家問起不好意思。阮魯氏就把大兒子阮平叫來了,讓他一會兒帶兩隻雞,兩條鹹魚去隔壁程家,代表他們一家人感謝下程家兄弟昨天做的好事。還讓他帶句話,就說自己有點兒感染風寒不舒服才叫阮平去的,等她病好了會親自上門去感謝。
阮平點點頭:“好的,阿孃。”
又覷了他娘一眼,低下頭去小聲地問:“……阿孃,你沒事了吧?”
阮魯氏:“沒事了,你去抓兩隻黃母雞,我去給你取兩條鹹魚,你拿著就去程家。”
阮平又點頭,就去西邊屋後的那個自家的雞棚去,阮魯氏則是回了屋。
她去把前些日子孃家兄弟送來的鹹魚取出來兩條,用夏天採摘晾乾的荷葉包起來走出來,到屋後雞棚那裡去。
阮家有三個雞棚,分別屬於阮富山老兩口,阮茂金一家人,阮茂銀一家人。只有這三個雞棚,是屬於各家,無論是雞生的雞蛋還是養的雞,都由各家人支配,不充公。這條規矩是從阮家祖上傳下來的,阮老爺子一直執行。
阮平在去屋後的雞棚之前,先去了趟柴房,從草垛子上抽下來一把穀草,再把穀草分成兩份,搓一搓,就成了兩根可以綁住雞腳的草繩子。
接著他去雞棚裡抓了兩隻黃色毛羽的母雞。這兩隻雞在他娘養的十來只雞裡面不大不小,送人正好。
手腳麻利地把兩隻雞用手裡的草繩子捆住了腳,阮平一隻手提著兩隻雞,從雞棚出來,順手把雞棚的門給關上。
他娘正在雞棚外頭等著他呢,看到他手裡提著的那兩隻黃母雞,點點頭說就是這兩隻。
阮魯氏把荷葉包好的兩條鹹魚遞到阮平手裡,叫他去了程家好生說話,好好感謝人家。
阮平讓阮魯氏放心。他一隻手提著兩隻黃母雞,一隻手拿著幹荷葉包的那兩隻鹹魚,踩著泥濘的路往隔壁程家去。
阮魯氏看到兒子走出了籬笆牆上的院子門,忽然打了個噴嚏。
還別說,她在跟兒子說了自己感染風寒之後,這會兒鼻子果然有點兒塞,喉嚨有點疼,於是就回屋去找上次感冒抓的沒吃完的藥,打算拿出來一會兒把藥煎了吃了。明天就要過小年,她可不想生病歪在屋裡,否則她婆婆跟阮齊氏又有閒話說了。
一想到阮齊氏,阮魯氏就胸悶來氣,還有她那個偏心的婆婆,她也討厭。
往隔壁程家走的時候,阮平碰到妹子阮秀跟堂妹阮香從村頭的賣雜貨的趙家買了頭繩回來,他就把阮秀叫過來了。
阮平把手上拿著的幹荷葉包著的兩條鹹魚塞進阮秀手裡,固執地讓她幫著拿著,跟自己去程家。
阮香便說她也想去看一看春生哥傷得重不重。
“阿香,你回去吧,二嬸剛才找你呢。你再不回去,小心捱罵!”
“真的!”
“愛信不信,阿秀,咱們走!”
趁著阮香猶豫不定的功夫,阮平帶著阮秀快步走開了。
阮香望了望他們的背影,跺跺腳,轉身進了阮家的院子。
“為啥不帶阿香去?”回頭看到阮香沒跟來,阮秀開口問阮平。
“煩她!”阮平直接一句話從嘴巴里蹦出來。
阮秀不問了,其實她覺得她二叔的女兒阮香除了嬌氣些,吃飯挑嘴,也沒什麼不好的毛病,但她大哥就是看不慣阮香。
一路走著,阮秀問阮平,為啥阿孃和阿爹不去隔壁程家送雞。
阮平告訴她,阿爹去阿爺那屋了,阿孃呢昨晚感染風寒有點兒不舒服,所以就叫他代表他們去一趟程家,過後他們還要去的。
程家人給阮秀的印象都不錯,所以,她也不多問了,乖乖跟在大哥身後,抱著那兩條五斤以上的青魚醃製的幹鹹魚。
到了程家,不顧程立柏和程羅氏的推辭,阮平硬要把這些東西留下,他說他跟阮秀代表自己家爹孃來的。還說多虧了昨天程家兄弟出手幫忙,才讓二妹阮菱逃過一劫,讓她可以嫁去范家。為了幫二妹和二妹夫,春生還受傷了。
他問程春生的傷嚴重不嚴重。
程羅氏把兒子春生叫來,讓他擼起棉襖的袖子給阮平和阮秀看,並說已經包紮上了,都是些外傷,要不了多久就會好的。
阮平瞧了,心裡放心些了,讓程家人把自己送來的兩隻母雞殺了,燉給程春生吃,好好補一補,要是程家人不接受的話,就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