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問題,林蔚然的心也是咯噔的一沉,不過她對於這個問題早就打過腹稿,很快便鎮定了下來,“是這樣的,臣婦當年還在南陽侯府時,十三那一年隨林老夫人前往清虛觀上香,在後院迷路了。當時臣婦偶遇一道長,被他贈了一本書,那書名曰天工開物。那書上記載了農業、磚瓦、紡織、榨油、採煤等等。”至於這本書還涉及到的兵器和製鹽,她是不敢說了。
“臣婦只記得臣婦只翻了幾頁,尚未看完,就聽到府中丫環來尋臣婦的聲響。等我睜眼見到來尋我的丫環婆子時,手中哪還有那本書啊,連那位道長也不見了。後來聽那些丫環婆子說,原來臣婦竟不知不覺在後院睡著了過去。”
神仙託夢麼?泰昌帝神情若有所思。
連宮令箴都連看了自己妻子幾眼。
“這事之後,又過了兩年,臣婦都覺得自己差不多將這書的內容給忘了。要不是後來臣婦知曉了自己的身世,然後回到了棗林村,或許是接觸了農耕生活,臣婦又將那書的部分內容給記起來了。所以才有了姚金炭、暖房青菜,以及這一種新式的耕種模式。”
林蔚然這番託詞既玄幻又具備一定的真實性,畢竟連書名都出來了,天工開物,一聽書名就知道不同凡響。
答案不如預期,泰昌帝也並未有太大的失望。真有這麼一位高人的話,也不見得能為朝廷所用。
但林氏會這些,夫家是虞國公府,那就一定能為大梁所用。虞國公府的忠心,他毫不懷疑。
主子們談話的時候,這些佃戶們也沒閒著,都彎著腰插秧呢。
都是幹慣農活的,這插秧的活兒一開始不熟練,等插個七八行下來就好了。
所有人驚奇地發現,一向在農事上不如男人的女人,在插秧一道上速度比男人快一倍不止。
林蔚然倒是見慣不怪。
而那衛神農一家子早就走了,臨走前還朝泰昌帝這邊看了好幾眼,嘆著氣走的。
泰昌帝耐心地等國公府的佃戶們將這一片地插滿秧苗,幾十個佃戶幹活,速度還是很快的。
沒多久,約三四畝地就插上了秧苗。
黃泥水的地,嫩綠的秧苗點綴其中。
比起以往亂撒亂播的種植方式,這些稻秧插進水田裡,每行每列,橫平豎直,阡陌交通,極具美感。
雖然尚未看到結果,最終的收成也未可知,但泰昌帝卻有一種莫名的信心與預感,他們能成功!
“這一片田地,你們國公府好好看顧!你們倆就跟進此事,做好相關的記錄,以便日後做水稻種植推廣之用。”最後一句話,泰昌帝是對導禾署的沈導禾丞與姜監事說的。
被點名的人自然都應諾。
泰昌帝看向林蔚然,“林氏,如果這事真做成了,田地的糧食增產一半,你想要什麼要的獎勵?朕允你,任何獎勵都可以。”
林蔚然一愣,沒想到皇帝的話題會那麼跳躍,這八字才剛一撇呢,就提到成果獎賞方面去了?
“其實臣婦想說的是,這事不僅是臣婦一個人的功勞,還有臣婦二弟妹容氏的。”
“哦,那就一併賞了。”
“說吧,想要什麼?”
“其實臣婦也不知道要什麼。”
“嗯?”
“臣婦什麼都不缺,國公府已經極度富貴了,臣婦現在的日子很舒心,沒什麼所求的。”
“林氏,你的意思是你弄這些,是完全沒有私心的,也沒有考慮過能獲得什麼嗎?”泰昌帝的聲音沒有起伏。
宮令箴卻知道皇帝怕是不悅了,心跟著提了起來。
“不,臣婦折騰這些,當然是有私心的。臣婦的私心可以說是為了國公府,為了皇上,也是為了黎民百姓,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國公府為了臣婦自己。”
“我們國公府上下只希望在皇上治下,盡一些綿薄之力,願天下承平。百姓們能安居樂業,遠離飢寒交迫,進而不必為戰爭所憂懼。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我們虞國公府也好在皇上這顆大樹下繼續享這人間富貴啊。”林蔚然直接將國公府的富貴捆綁在皇帝這條船上。
這個回答,宮令箴心直接一鬆。
林蔚然後面那句雖俗,泰昌帝卻聽著舒心,他這皇帝好了,他們虞國公府才能繼續富貴,這想法不錯。否則的話,大公無私,便是示恩天下,那他這皇帝就要小心了。
“你倒是實誠。”
梁東海佩服地看著宮令箴,宮大人本身如何就不說了,常伴帝側,焉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