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在一起討論時,就有人尖銳地提出來,困難才剛開始。

春節對於國人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臨近年底,失業的人願意暫且回家先過年再說。

但是,每年農民工返城的高峰卻是在春節後。大批富餘農村勞動力會湧向城市,如果城市無法為他們充足的就業崗位,那麼勢必要造成混亂。

前幾年的嚴打不就是因為知青返城沒地方安置,一幫子年富力強的人成天閒著,不出事才怪。

當年中央之所以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固然有幫助農村進行經濟建設的目標,但論起最根本最迫切的原因,就是城裡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給他們,不得不將他們發配到廣袤的農村。

現在,政府同樣希望農村能夠更多的工作機會。

既然政策緊縮,製造業被壓制發展,那就另闢蹊徑,走農產品深加工路線。

下了公交車,林蕊激動地抓著她媽的胳膊,眼睛閃閃發亮“媽,到底怎麼成的啊”

穿越過來小半年的時間,她已經清楚地明白,現在並非你想開個工廠就能開起來。

這裡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可多了。

私人只能當個體戶,跟王奶奶、玲玲姐他們一樣。

正兒八經辦廠的話,一般人很難搞得贏。

“老書記嗎老書記支援鄭家村辦餃子廠”林蕊的腦袋瓜子飛快地轉。

電動腳踏車廠就是村辦廠。

鄭大夫笑了“你可以再往大點兒想,是鎮上。”

剛剛去掉帽子上那個“代”字的魏鎮長,在縣領導親自下鄉傳達政府會議精神的時候,靈機一動,立刻將速凍餃子給推了出去。

魏鎮長存了私心,即使港鎮剛剛起步的大棚複合種植養殖業今後能夠蓬勃發展,他也不想丟了港鎮工業生產的種子。

這速凍餃子是他們鎮政府常年備著的加班工作餐。

政府削減開支,食堂大師傅覺得沒搞頭,每天準點下班,堅決不加班。

魏鎮長就直接問鄭家村的家庭作坊訂了速凍餃子,跟批發的掛麵一道下鍋煮,加點兒醬油醋,那就是現成的餃面,也省的人家說他天天寡著這群加班的人。

至於那晚剛煮好的湯圓,那是應他私人要求,外婆跟舅媽單獨給他們做的。

魏鎮長積極地給縣領導推銷。

這包餃子、包湯圓可費工夫,一條生產線能夠吸納不少工人。

再說無論餃子還是湯圓,都是大家夥兒喜歡吃卻又懶得費工夫做的吃食,速凍產品肯定能賣的出去。

另外,餃子、湯圓這些是不是要原材料

現在工廠停工,大家夥兒都被要求回鄉種地,寧縣本來就是魚米之鄉,那地裡頭水裡頭長出來養出來的那麼多東西該賣給誰

他們的速凍食品廠就是收購大戶啊。

也不知道魏鎮長是怎麼忽悠的,這事兒竟然真被他三下兩下給說成了。

縣領導拍板,同意港鎮搞這個速凍食品廠,縣裡的副食品商場也同意先進速凍餃子跟湯圓試試。

領導還指望食品廠搞大了,能夠幫助縣裡頭其他養殖種植業銷售產品。

林蕊目瞪口呆,她才多久沒回港鎮啊,怎麼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這魏鎮長,只要運氣不是差到蒼天嘆氣,位置起碼得坐到市裡頭。

正文 農村新氣象

林蕊跑到外婆家; 匆匆忙忙跟老太問了聲好; 連鍋裡頭煮著的滷雞爪跟滷乾子都顧不上看一眼,迫不及待地往鎮上跑。

她不親眼看到她的速凍餃子廠; 哦不; 是食品廠; 裡頭還賣湯圓呢,正式投入生產; 她今晚都會睡不著覺的。

林鑫無奈地搖頭,戴好護袖去養雞場給外公外婆幫忙。

當初信誓旦旦要投資養雞場的人是她; 現在已經壓根忘記還有這回事的人還是她。

現在舅媽一頭撲在食品廠上; 也壓根顧不上養雞養蚯蚓的事了。

林蕊不認識食品廠方向,猴在她媽胳膊上,纏著鄭大夫帶她過去。

鄭大夫被她吵得沒辦法; 只能勉強點頭應下。

蘇木原本還指望壓著蕊蕊寫一頁寒假作業,看現在的架勢,少年也無奈; 唯有耷拉著腦袋跟上。

林蕊還有臉強詞奪理,跟人家說什麼世事洞明皆學問。

那還有說法是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睿智,她怎麼從來都不說

林蕊立刻轉移話題,熱情洋溢地